加上116联队身后有中国军队追击,因此他们就放弃了横渡舂陵水的想法,转而向南,意图翻越南岭,然后与日军第23军汇合。
最后,这支日军的确也成功撤到了两广,但是只剩下一千余人。
而在日军那里,这些人反倒成了英雄。
至于在15日晚,日军成功突围的那一百多人就没这么好运了。
因为这些日军规模小,又没电台,无法跟上级取得联系。
加上迷失了方向,最终躲在了南边的深山老林里打起了游击,当起了土匪。
直到抗战胜利有一年多时间,这支日军才知道他们已经战败投降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因此在此时,国府上下都在庆祝衡阳一战的胜利。
长衡会战的结局变成了保住衡阳、重创日军,但是长沙、湘潭等地没有收复。
但不是国府不想,而是国府此时的兵力也不富裕。
除了新六军、54军实力不差外,其余各部损失都不小,包括74军、100军。
因此国府也想暂时休战,只收复了衡山、醴陵等地,并没有对长沙、湘潭发起进攻。
为了确保衡阳安全,第十军仍然驻扎在衡阳,并抓紧时间就地募兵,恢复元气。
第79军则是驻扎在衡阳东北方向的衡山等地。
新6军和54军则是调到了衡阳以西和以南方向驻扎,主要是永州和邵阳两地。
这么安排是担心日军第23军对广西有想法。
永州和邵阳,前者离广西近,后者可护卫湘西,让这两个军驻扎在这里也是有考量的。
除此之外,伞兵总队也驻扎在衡阳,驻地就是机场附近。
别看战事告一段落,但是嘉奖还没出来,也不知道国府怎么想的,或许是没思考好怎么奖赏。
当然也有国府高层跟史笛葳矛盾问题。
随着衡阳一战的胜利,那位老头子可就底气大增,面对史笛葳也硬气多了。
双方因为军队指挥权和军事援助问题闹得有些僵,自然就没空来论功行赏。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国府肯定会给一个说法的。
而日军那边,短时间肯定是没心思发起新的攻势了。
横山勇已经被免职,新的司令官也已经到任。
即便是那位冈村大将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也只能先收拾残局,稳定人心。
例如58师团基本全军覆没,需要重建。
13师团、40师团、68师团、116师团都损失很大,需要补充新兵。
在这种情况下,冈村甚至担心中国军队发起新的攻势。
好在中国军队暂时也没那么强的实力,因此双方就暂时陷入了诡异的和平局面。
不过双方都知道,下一轮战事可能几个月后就会爆发,因此都在抓紧恢复元气。
国军不见得会主动进攻,但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吃了这么大的亏。
冈村也不是那种吃了亏能忍的人。
下次交战,不是在湖南,就是在广西,这都是心照不宣的,就看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