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掠良为奴(2 / 2)

他认为那里没有公正和律法,到处都是皇室重臣勾结的脏渠,流出来的每寸刀水都能杀了任何正义之臣!

站在阳光里的他,身处黑暗里的他都不屑再与他们共事!

文死谏,武死战,他一个文臣败在朝堂阴暗构陷中,他一个武将败在被逼着造反的天下唾骂中。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生不逢时,天不佑善,世人常态,或生或死,不可避免!

一个被卢氏压着的袁氏士大夫,没有过风花雪月的对月吟诗日子,也没有感受过被人真正放在眼里的尊严。

有的只是相信他寒窗苦读,辅助君王治国便能改变阶级,改变他像狗一样蜷缩在世家门外的看门处境,但他却只是权贵眼中的寒门子弟,是请托风中该死的能人!

书,必须读活了!

给对方喘息机会,就是给自己断气危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阴险狡诈,不是他们一贯作风吗?

谢成章刚进入幽州城,不宜在此纠缠,他心里念百来遍,小不忍则乱大谋,重要的是掌握兵权,市井小民对他来说就是不用眨眼就能解决的蝼蚁,他方要上马离开。

袁明向人群使了一个眼色。

十几位身着白衣的学生们整齐冲出来,对着谢典藏就是审问:“仗着皇室给你们撑腰,敢掠良为奴?”

“你们卖了那么多良民,该处以绞刑。”

“现在就抓去衙门审讯。”

学生们情绪高涨,言辞间都是为民主张公道的愤慨。

袁明在离开朝堂后来到幽州做了武将,可他中举身份在此,这些寒门子弟有些人读过他少年时写过的文章,有些受过他接济。

在渠和战乱前,他在幽州百姓和学生们眼中就是励志又仁善的读书人,还能提刀上阵安天下。

这几日袁明走访故友,他将自己碎掉的文人骨头彻底埋在土里,跪在他们面前。

只求自己坎坷命运能开出第二次春日生机之花,将这一次次被不可控的“天道”推着走的烂命破罐破摔地踩个粉碎。

人要重生,杀的第一个人就是过去骄傲自满、卑躬屈膝、仁慈大悲的自己。

也为他读过的国君必以奉法为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跪。

学生们见他诚心,今日特来相助,理由就是去年盛安发生诸多事,襄王谢成章不曾为民造福。

杨典藏被学生们围住,他看着谢成章脸色,知道现在不能动怒,敌人在逼他们犯错,若中计,身在盛安城的谢洵与保不住性命。

杨典藏躲避着学生们:“我不曾掠良为奴,别冤枉我们殿下,我自请下狱,诸位都是读书人,该知道审讯得先查案,总不能没有证据就给清白的我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