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深夜抓捕(2 / 2)

众臣子看向高丽王。

高丽王则取出了早已写好的手书,上面盖着自己的印信。

他将这份手书交给了洪景舟,命他去调兵,连夜将赵光祖等一众士林派臣子缉拿。

其实事情本不必这么复杂的,以傅统领的修为,高丽王万全可以让对方亲自出马,一个一个将人抓回来,说不得用的时间,还会比调兵抓人短。

可眼下,高丽王却像是只受惊吓的兔子,风声鹤唳,除了傅统领,他谁也相信不过。

同时,眼下高丽王都之中,也只有傅统领能为他提供安全感。

洪景舟恭敬行了一礼。

便带人去抓人。

这趟行动无比顺利,因为那些士林派的人,也没有想到高丽王会突然发难。

赵光祖倒是有所预料,不过他是忠臣,愚忠之臣,因此即便是高丽王要杀他,他也不会有任何反抗。

就这样,短短一个晚上,洪景舟抓了士林派大小官员数十人,几乎将士林派连根拔起。

除了士林派的官员,勋旧派也有一些人遭了毒手。

到了第二天早上。

朝堂之上,文武群臣稀疏地站在两旁,中间多了很多空缺。

正当有人疑惑地时候,就见高丽王很是气愤地走了上来,于王座上坐好。

随后就听他冷淡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或许会有些疑惑,为何今日早朝,会有这么多人缺席。”

“孤王可以直接告诉你们,他们不是缺席,而是密谋造反,被孤王派人抓了起来!”

“造反?!”

群臣哗然,又朝着左右前后看了看,似乎是想要看看都有谁没有到场。

这一看之下,有人发现,缺席之人多是士林派的官员,其中甚至包括了士林派的魁首,赵光祖。

可问题是,赵光祖会造反吗?

即便走肖为王这四个字,最近在王都流传的很是火热,但即便是很多勋旧派的臣子,都不相信赵光祖会造反。

的确,他们是政敌,甚至可以说是仇人。

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在心底做出做公平公正的评判,否则若是连你的对手究竟是个什么人都不清楚,那你头顶的官帽子也就戴到头了。

正因如此,即便是现在,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怀疑赵光祖是不是真的与这件事情无关,缺席仅仅是因为对方病了。

但接下来,随着高丽王一声令下。

已经换上了囚服的官员们,在侍卫的押送下,缓缓走上大殿,在文武百官之前,高丽王之前,站了一排。

其中赫然有着赵光祖的身影。

随后,高丽王身侧的大太监,手持折子,开始口诵这些人的罪证。

群臣越听越是心惊,已经换上囚服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在开口喊冤。

赵光祖则是从始至终都在静静听着。

他知道,事已至此,自己再没可能继续当这个大司宪,甚至连活下去,都是一种奢望。

但在死之前,他至少要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背后,一定少不了洪景舟的手笔。

可他还是想不出来,对方究竟是怎么陷害他的。

而随着罪证一条条陈述下来。

赵光祖脑海中就仿佛有一条线,将线索串联了起来。

简单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主人公分为大司成、月梅夫人、成春香、李梦龙以及卞学道。

金大人暗中指使月梅夫人,趁着李梦龙参加贤良科,将成春香送给了卞学道,以此制造出了卞学道与李梦龙之间不可化开的矛盾。

后续,李梦龙深夜刺杀卞学道,失败被杀,而大司成也被贬为庶人,抄没家产。

可实际上,这件事当中,除了大司成与李梦龙受到了实际性的损失外,还有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局外人的人,也受到了影响,那就是他赵光祖。

正是这件事,在高丽王心中埋下了猜疑的种子。

第二点,主人公为赵光祖、卞学道、王上以及市井百姓。

卞学道进献神像,并使神像显露神迹,从而获得了王上的信任与重用,赵光祖知晓事情无法回转,便选择趁势而为,同样借助了神像与高丽王的迷信,推行了一些便民利民的政策。

这件事情,乍一看是赵光祖更胜一筹,可实际上,卞学道也算不上输,因为对方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损失,反倒是因为他参与了进来,王上变得更加迷信了。

第三点,主人公还是赵光祖、卞学道、王上、市井百姓,只不过这次,还要算上洪景舟以及一些在背后做事的人。

祭祀大典之前,卞学道故意装病,将一个大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赵光祖,这看似是蠢笨的一手,实际上却大有深意。

首先,这个机会,赵光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实打实的阳谋。

若是赵光祖放弃机会,那么此前他打造的上达天听人设,便会直接崩溃,此后也将失去话语权,无论卞学道提出多么不合理的提议,只要以神灵的名义开口,就都会无往而不利,而他,这个已经人设崩溃的人,无论说什么,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赵光祖不得不接受祭祀大典的主祭一职。

当然赵光祖接受,并不完全是因为拒绝的坏处,更是看到了接受的好处,只要他能顺顺利利的主持祭祀大典,并圆满结束,那么从今往后,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打着神灵的名义,去向高丽王进言提议。

但他毕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引发神迹。

所以,赵光祖无论如何都会留一个后手,即,找人伪造神迹。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错误,也正好出现在这里。

祭祀当天,神迹出现了,这本是好事,可问题在于,不光是他安排了人,洪景舟同样安排了人。

并编造了走肖为王的谎言。

打那以后,原本就埋藏在高丽王心中怀疑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

再说回第二点,明面上,赵光祖借神灵的名义推行便民利民的政策,又将好名声全都推给了高丽王和神灵,可这件事的背后,同样有洪景舟的影子,洪景舟做的事情,并非是栽赃陷害,而是向百姓告知真正的好人是谁。

至此,赵光祖获得了造反的前提条件之一——上随天意,下应民心。

可只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仅凭一个赵光祖,哪怕再加上他身后的士林派,想要造反,也是绝无可能。

兵权。

这才是造反最不可或缺的东西。

士林派虽说也有位高权重的官员,但多是一些学究,掌控的是刑罚礼教的相关部门。

兵权,从始至终都把控在勋旧派的手中。

若是赵光祖没有笼络勋旧派内掌管兵权的重臣,高丽王很难真的相信赵光祖要谋反。

而就在这个时候,沈贞行动了。

尽管是出于一己私利。

可他的刺杀以及不辩驳不解释,却实实在在的为赵光祖的谋反嫌疑,补上了最后一块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