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掷杯筊(2 / 2)

众所周知,高丽王是个迷信的人。

虽说在走肖为王的神迹时,心念动摇了一段时间。

但在赵光祖病逝之后,高丽王又举行了一次祭祀仪式,并命卞学道将赵光祖的罪行禀明上天。

最终,在卞学道的转述下,高丽王重新得到了天授王权的正统性,也重新恢复了迷信。

迷信的人,恨不得每走一步都要算一算,请示一下神明。

高丽王也不例外。

洪景舟早有准备,起身道:“启禀王上,近来学道学会了一种名为‘掷杯筊’的通神仪轨,准确度极高,或可一试。”

高丽王眼前一亮,旋即下令道:“既然如此,速速移驾司天台!”

司天台位于宫外,乃是在祭祀祭坛的基础上,修建的大型宫殿群。

普贤真人像也供奉在那里,日日受到香火祭祀,万民朝拜。

很快,高丽王来到司天台。

卞学道已经换了一身打扮,脸上的大胡子剃得很干净,身穿一袭宽大的玄素道袍,手中握着一把马尾松编成的拂尘。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一袭出尘的装扮,再加上身处在神圣的祭坛宫殿,卞学道这个粗人,还真养出了一身出尘的气质。

“王上的来意臣已知晓,请随臣来。”

卞学道仅带着高丽王一人入内,其他人都在殿外守候,却没有任何一人不满。

很快,高丽王就来到了供奉着普贤真人像的神殿殿外。

早有宫装丽人等候在这里,准备好了一身崭新的道袍、一个盛满清泉水的净瓶,一条干净的毛巾以及一把特制的熏香。

高丽王先是用净瓶水洗过了手,用毛巾擦干后,换上了道袍,这时候,宫女点燃了熏香,绕着高丽王正反各转了九圈。

等到这一套仪式做完。

高丽王已经心平气和,身上也弥漫着浓浓的檀香味道。

“王上请。”

身为设计出这一套仪轨的卞学道,自然也做了一遍,随即落后半个身位,同高丽王一起入内。

金碧辉煌已经不能形容这处宫殿,而普贤真人像被供奉的地方,更是由能工巧匠精心设计,两头白象雕塑左右站立,象鼻高高扬起,内里是中空的设计,连接着活水喷泉,水流激射,落于白象的背上,又变成水珠飞溅而起,营造出一副水雾弥漫的景象。

普贤真人像,便坐落在象鼻交错之处,笼罩于水雾之中,显得神秘而不可侵犯。

在白象喷泉前方,早早摆放好了一个蒲团。

蒲团前面,是一个小供桌,桌子上除了一只燃放着檀香的香炉,还有一阴一阳放着的两片新月形状的枣木雕成的杯筊。

“王上,请光着脚拿起杯筊在香炉上绕三圈,跪在神明前,说明自己姓名、生辰八字、请示事情,请普贤真人给您指示可否,请示说明完后随即将杯筊往地上掷下,往复三次,即知结果。”

高丽王老实照做,先是拿起枣木雕成的杯筊,光脚绕着香炉走上三圈,而后跪在了蒲团上,将自己的姓名、八字、请示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做完这一切后,他将手中的杯筊朝着地上掷去,捡起再掷下,再捡起掷下。

往复三次后,他看着地上一正一反的杯筊,又看向了卞学道。

卞学道解释道:“王上,杯筊凸出面为阴,平坦面为阳,一阴一阳为圣杯,表示可行,重阳者为笑杯,表示不明,需再请示,重阴者为阴杯,表示不行。”

“王上三次掷出杯筊,三次阴阳,代表普贤真人认为王上要做的事情可行。”

听了这样的解释,高丽王便是心中一定。

“即是天意,本王自当顺应。”

等到高丽王离去。

卞学道脸上忽地浮现出一抹讥讽的笑容。

便见他随手捡起杯筊,随手掷出,叮当几声脆响后,杯筊一阴一阳躺在地上。

算上高丽王掷出的三次,杯筊已经连续四次呈一阴一阳,这当然不是什么巧合。

事实上,这杯筊是卞学道特制的,无论谁来,无论用怎样的力道掷出,最后都会呈现一阴一阳的结果。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一方面,的确是神灵托梦,另一方面,他也想要给自己弟弟报仇。

想当初,是他将卞禧安排进了使团当中,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远离王都,消失在百姓的视线当中。

方便之后进行洗白。

可未曾想,卞禧这一去,便是永远。

得知自己唯一的弟弟死在了大明,卞学道对大明皇帝恨之入骨,却又苦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报仇基本无望,最终只能借酒消愁,才有了后面收春香为外室的事情。

本来卞学道都要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报仇无望,未曾想,却得知了蒙元即将南下的事情。

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再加上神灵托梦,这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

......

回到了王宫之中,高丽王再次召集了洪景舟在内的几位重臣,并商议该如何出兵。

虽说顺应天意,让高丽王坚定了发兵的想法,可他也不是傻子。

高丽与大明的实力差距,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的。

即要发兵攻打,还不想被一根指头按死,那么无论是时机还是领兵大将,都非常关键。

时机自不必说,只有蒙元挥兵南下,大明竭力抵挡之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而领兵大将的人选,高丽王朝有且只有一位。

那便是傅采林。

只不过想要请对方出山,着实有些困难。

......

......

与此同时,大明京城。

已经归朝的皇上,自然也收到了蒙元皇室宗师突破的噩耗,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然而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皇上很快就又得到了一则消息——高丽王朝异动。

换做以往,哪怕是八百里加急送达,消息也不会来的这么快。

毕竟高丽王都与大明京城相隔远不止千里,而高丽王,又是在今天召集的权臣,商议出兵事宜。

即便是护龙山庄,也并不具备这样的效率。

不过这一则消息的真实性,却并不需要怀疑。

因为带来这一则消息的,是皇上最为信重的臣子——明光武侯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