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以倭制夷(1 / 2)

“来者止步!”

军营驻扎地,两个明显有些瘦弱的士兵,将手中勉强可以看作是武器的棍子交叉在一起,挡住了来人的去路。

那是个身材健硕的大胡子,骑在一匹神骏的奔马背上,察觉到了两名士兵的敌意,当即从怀中取出了自己的铜制马牌。

马牌,牌如其名,是铸有奔马的牌子。

最初只是官员外出从驿站调配马匹的凭证,到后来,逐渐演变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铜牌背面,根据官员品级、身份的不同,背后铸有一到十匹奔马不等。

普通官员最多只能领到五匹马的马牌,五匹马以上,一般仅供给给王族,或是王上的亲信。

卞学道手中的马牌,便铸有六匹奔马。

底下的守兵自然也是认得的,在查看过马牌后,连忙恭敬上前,扶着卞学道下马。

“傅元帅呢?”卞学道问道。

他看军营萧瑟,远处还时不时传来巨大的声响,心中已有了猜测,只是还需要确认一下。

“元帅领着将士们,去迎击明军了。”瘦弱的士兵回答道。

此次战役,对高丽的意义非凡。

所以傅采林几乎带走了全部的兵力,仅命令瘦弱得不堪一用的士兵留守军营,以及安排了火头军在营中做饭。

“既然如此,我就在营地等傅元帅凯旋好了,这匹马你们牵下去,好生照料。”

卞学道说着,便朝着军营中走去。

至于上战场......他年轻的时候的确很能打,现在身体素质也不算差,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明军的火器又威名远扬,万一伤了碰了就不好了。

可还没等他走进军营,外面便再次传来了急促的声音。

吓得卞学道还以为是傅采林打输了,回过头一看,才发现是一个从马背上,连滚带爬一样从马背上翻下来的男人。

“快,我要见傅元帅!”

来人将马牌高高举起,能够看到,马牌上铸有三匹奔马。

“傅元帅出征未归,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卞学道迎了过去,他已辨认出对方穿着的衣服是王都宫廷侍卫的制服。

换句话说,对方也是高丽王派来的。

只是让卞学道有些想不明白,对方和自己几乎同时抵达这里,就算自己在路上磨洋工,可两人出发的时间间隔,也不会超过半天。

若是真有什么事,高丽王一口气跟他交代了不就得了,何必再找人多跑一趟?

难不成是他离开后,高丽王又收到了什么紧急的消息?

“卞大人!”

卞学道经常出入于宫廷,宫廷侍卫对他自然不算陌生,一眼就将他认了出来,行礼后,连忙将王上让他转达给傅采林的消息,尽数吐露出来。

“倭寇!?”

卞学道瞪大了眼睛。

倭寇的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百年前,曾袭扰大明与高丽王朝的沿海地区。

不过两国的境遇,可谓是截然相反。

大明的国力强横,自成祖年间,辽东望海涡之役,明军一举歼灭登陆之敌,从此,北方沿海倭患消除,海防廓然清明。

高丽王朝却是从始至终都没有都没能免除倭寇侵扰之苦。

只是高丽王未曾想到,近几年已开始销声匿迹的倭寇,竟是选择了这个时间,再次出现,并大肆劫掠,为首的恶寇,更是放出狠话,说来要直取王都。

这可将高丽王吓得不轻,连忙找了侍卫加急通报,希望傅采林能分出一部分兵力,用以抗倭。

至于前线会不会因为兵力抽调而落败,这并不在高丽王的担忧之内。

经卞学道的开解,高丽王已彻底想明白了,就算是明军战胜了傅采林,一路奔袭直取王都,他也有希望活下来,并继续担任高丽王。

可这些倭寇却不一样,倭寇倭寇,本就是贼寇,根本不会顾及影响与名声。

换句话说,这群人若是打到了王都,是真的会影响到他的地位,甚至是生命的。

而倭寇有本事打到王都吗?

以前这个问题或许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毕竟高丽王朝虽然经受倭寇的袭扰较为频繁,但倭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通常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结成小股势力。

哪怕是余下的士兵再不济,也不至于被一百来号人从沿海地区打到王都。

可问题是,这次倭寇足有万人。

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据高丽王的了解,东瀛如今正处于内乱阶段,总共能划分出几十个国家。

千余人的战争,已算得上是大型战役。

万人,已是一个大诸侯国的全部兵力。

难不成是哪个大诸侯在本土混不下去了,举国下海?

不过不管这股数量庞大的倭寇究竟是何来历,他们已威胁到他的性命,这是不争的事实。

卞学道听完了宫廷侍卫的讲述,眉头亦紧锁起来。

万人倭寇,不考虑整体素质,也需要至少一万的将士才能与之抗衡。

若是稳妥一些,便需要两万人,乃至三万人。

而傅采林这边,据他了解,大致具备战斗能力的将士,有十四万人。

分出去两三万人,固然算不得伤筋动骨,可却必然要丧失正面战场的人数优势。

但就算能够分润出去将士,可现在他们还面临另外一件事。

傅采林正领着大军,与明军交锋。

天晓得这一战要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高丽国土就那么大,沿海到王都的距离,听起来似乎很远,可若是急行军,两三天的时间,怎么也能走完。

而大军现在所处的地方,距离王都,同样存在两三天的路程。

......

......

战场上,庞斑泥塑化身的表情,忽地僵住。

显然,他的本体距离军营驻扎的地方并不远,而卞学道几人弄出来的声音又有点大,他分出了一部分注意力,就从两人的对话中,获取到了关键信息。

“倭寇......”

大明百姓,或许对这个词汇能有些印象。

但对于蒙元这等完全不沿海的国家来说,这两个字毫无疑问是陌生的。

不过陌生并不代表不能理解。

倭字最开始其实并不与贼挂钩,甚至截然相反,倭字的本意是顺貌,即温顺、柔顺的样子。

而倭这个字,最早跟东瀛诸国挂钩,还要追溯到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