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佑回到安全屋,码头上的调查也有进展。
1941年12月初,确实有一批“特殊货物”从汇山码头运出,箱号第三仓库b区第七箱。
胡天佑立即带队赶往汇山码头。
经过数年的变迁,码头区域已大大改变,但老仓库还在。
第三仓库b区,第七箱位置……胡天佑的心跳加速。
打开箱门,里面堆满杂物,似乎没有特别之物。
仔细搜查后,陈剑飞发现箱壁里有一个夹层!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夹层,里面竟是一个铁盒!
铁盒中是一本日记和几张照片,原来是林博士的日记!
胡天佑急切翻阅日记,里面的内容令人震惊: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当天,林博士确实负责护送“北京人”化石上船。
但最后一刻,他意识到船可能被日军拦截,于是偷偷将化石转移,藏在某个安全的地点。
日记最后写道:“我将钥匙分成三部分,交给最信任的三个人保管,只有聚齐三把钥匙,才能找到宝藏。”
“钥匙!原来是真的钥匙!”陈剑飞惊呼道。
胡天佑沉思道:“那三个人是谁?现在在哪里?”
日记中提到三个代号: “学者”、“骑士”、“隐士”。
调查陷入僵局。
上海有数百万人口,寻找三个只有代号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胡天佑决定换个思路:从林博士的社会关系入手。
通过上海地下党渠道,他们找到林博士当年的助手,现已年过花甲的赵老先生。
赵老先生看到日记,老泪纵横地说道:“林博士是为了保护国宝而牺牲的,他被日本特务抓走,再也没有回来……”
胡天佑追问道:“您知道那三个人是谁吗?”
赵老先生犹豫良久,终于开口道:“‘学者’可能是指许地山教授,‘骑士’可能是叶恭绰先生,‘隐士’……我不确定,但听说是个和尚。”
这是三条重要线索!
胡天佑立即派人进行调查。
许地山教授已在抗战期间病逝,家人不知“钥匙”之事。
叶恭绰先生1943年移居香港后,至今杳无音信。
而“隐士”和尚,更是无从查起。
线索似乎又断了。
但胡天佑没有放弃,他注意到日记中一个细节:林博士喜欢用古诗密码。
胡天佑重新研究日记,发现某些诗句被特别标注。
通过解密,他得到一组坐标:北纬31°14',东经121°29'。
“这是……静安寺的位置!”陈剑飞惊呼道。
众人立即赶往静安寺。
在寺内藏经阁,他们找到一个暗格,里面是一把青铜钥匙和一张字条:“第二把钥匙在香港叶氏手中。”
终于找到了第一把钥匙。
但胡天佑心中却是不安,一切太顺利了,好像是有人在故意引导。
果然,当他们正要离开静安寺时,遭到伏击!
子弹从四面八方射来!
“有埋伏!”胡天佑大声喊道,掩护队友寻找掩体。
激烈的枪战在古寺外爆发!
对方火力凶猛,显然有备而来!
胡天佑冷静指挥队员反击,精准点射,一个个枪手应声倒地。
但敌人越来越多,他们已经被团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