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双方暗谋(2 / 2)

这一声吩咐很轻,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多谋臣武将的心中荡开了层层涟漪。

众人神色各异,目光若有若无地瞥向那位一直沉默寡言、在刚才争吵中并未激烈表态的谋士——沮授。

而被点名的沮授,身形微微一滞,面上无喜无悲,只是恭敬地躬身,沉声应道: “授,遵命。”

殿内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

与此同时,并州晋阳,镇北将军府的议事大厅内,一场决定来年战略方向的会议也正进入关键阶段。

与冀州邺城袁绍那座彰显传统贵族奢华的殿堂不同,镇北将军刘攀的议事大厅呈现出一种更具压迫感和现代感的威严。

大殿整体以深邃的玄黑色为主调,高大的梁柱由打磨光滑的黑色巨木构成,其上雕刻着简约而凌厉的云纹猛兽,在周遭壁灯跳动的火光映照下,泛着幽冷而坚硬的光泽。

地面铺着深色的厚重毡毯, 连脚步声都传不出来,殿内即便人头攒动,也自有一种肃穆的寂静。

墙壁上悬挂着的不是书画,而是巨大的军事舆图和代表律法的条文匾额,无声地强调着此地的职能与主人的风格。

高踞于上首主位的,正是镇北王刘攀。

他一身玄色锦袍,金线绣着暗纹,身形挺拔,面容沉静,目光如炬般扫视着下方济济一堂的文武英才。

因其个人喜好,整个晋阳乃至镇北军的审美都偏向此道,军中制式甲胄衣袍也多以黑色为主,望去如乌云蔽日,自有一股沉凝如山、锐利如刀的凛冽气势。

今日能立于殿中者,无一不是镇北军集团的核心与骨干,才能参加这样的高层会议。

除去镇守各方的吕布、贾诩、顾雍等寥寥数人外,可谓文武兼备,极一时之盛。

文臣一侧,谋士如云:王佐之才荀彧神色沉静,气度雍容;鬼才郭嘉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智珠在握;精通律法与政务的陈群面容严谨;新投不久却已显露出众才学的徐庶目光锐利;老成谋国的陈宫则抚须沉吟……每一位都是能独挡一方的智者。

武将一侧,更是猛将如雨:虎痴许褚抱臂而立,犹如铁塔,气势迫人;一身是胆的赵云身姿挺拔,英气内敛;古之恶来典韦侍立在刘攀身侧不远处,如同沉默的磐石,却无人敢忽视其存在的恐怖威慑力;老将黄忠须发微霜,但眼神依旧如鹰隼般锐利;沉稳练达的李典、英姿勃发的张辽……诸多镇北军中大将皆肃然而立。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刘攀身上,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甚至带着一种大战将至前的紧绷感。

很明显,这样齐全的高层会议。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春对袁绍的用兵。

而且,开春在即,时间紧迫。

因为这个时代有不成文的规定,耕种和秋收是一般不打仗的。

当然,这样的君子之约,只存在于三国之前了。

如果没有刘攀到这个时代,之后就会有“白衣渡江”,“洛水之誓”把人们的底线不断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