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款机枪在当初是极好用的,但到50年代后,就被陶汰出龙国的市场了。
当然,像马克沁这样的时代精品,有些落后地区仍在使用。
至于5大流氓这样的大户人家,肯定是看不上眼了。
赵丰年这次带过来的,主要有四个型号的重机枪。
53式,67式,77式和89式。
53 式重机枪:龙国建立后重机枪的 “开山之作”,它仿制自前北熊国的 SG43 中型机枪,1953 年生产定型,所以叫53式。
这款重机枪采用轮式枪架,枪身设有护板。轮式枪架使得机枪在战场上移动更为便捷,能够迅速变换射击位置,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护板则为枪手提供了额外的防护,有效提升了枪手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
当年这款重机在增援半岛的作战中,大放异彩,深得将士们的欢迎。
全国库存数万挺。
67式重机枪,是龙国自行研发的产品,在当时达到了同期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其独创的一次供弹系统,即便在如今看来,依然展现着超前的设计理念。这款重机枪整体线条流畅,枪身结构紧凑合理,没有过多繁杂的设计,却处处彰显着实用性与创新性。
77式重机枪,是一款特殊时代逼迫研发出来的产品,它既可作平射,也可以高射,是那个时优秀的单兵防空武器。
77 式重机枪采用了与丧彪国 M16 步枪相同的气吹式原理,这一设计使得枪身结构紧凑,重量大幅降低,提升了机枪的机动性。
89 式重机枪堪称重机枪界的 “轻骑兵”,它是现役中全世界最轻的 12.7 毫米机枪,全重仅 26 公斤,枪身轻便到一个士兵就可以轻松携带。这一设计突破,使得 12.7 毫米大口径重机枪装备到步兵班成为现实。
这四款重机枪中,前三款还是比较重的,在地球环境,一般需要几个士兵携手合作,才能搬动和使用。
但在圣王军这里,那就简单多了。
只需一名人猿士兵,左手提枪身,右手提弹箱,便能迅速到位,并且不大影响牠们的奔跑腾跃。
“各部注意,准备接战!”
终端显屏上,陈祥已通过无人机发回来的视频,看到叛军已经集结。
朱士勇在城墙上,也听到了阵阵宏亮的号角声。
举起望远镜,可看到前方密密麻麻的叛军人马,像虫子一般在蠕动着。
“牠们来了,一号二号火炮阵地待命,弩枪阵待命,利箭分队升空,各部注意防炮!”
朱士勇面目刚毅,有条不紊地发布命令。
打了这么多天,他一直在给对方一个错觉:圣王军的武器弹药已快告罄,只要再一次发力,就能轻松收复诺夫特港。
再牛掰,没有了那些先进的神器,你们又如何是本长老的对手!
许天行看着黑压压朝诺夫特冲过去的兵马,心里充满了希望。
虽然久伐无功,在城墙前面铺了一层又一层尸体,但牠也明确感知得到,守城的圣王军已是强弩之末了。
派出的游骑没有发现对方的后勤辎重运送上来,更是连一个援兵也没有。
原来城中虽然有不错的积蓄,这几天高强度的打下来,特定也所剩无几了。
布林肯特斯给牠派来了五十万援兵,加上牠原本带过来的许氏和达氏人马,再加牠就近征召的许州兵马,现在能投入攻城的将近80万,这还不算城下死伤的近十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