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吧,我失了夫郎和孩子没多久,在山上打猎时遇见一位奄奄一息的女娘,正是你阿娘。”
“可惜伤得太重,调养一段时间仍然没有好,相处中你阿娘知道我祖上和前朝皇室的渊源。”
“也许是临死前想再赌一把,你阿娘将你托孤于我,告诉我她和你的身份,让你长大后一定要继承前朝皇室的遗志,光复前朝。”温母回忆着往事,眼中虚虚看着前方,落不到实处。
温黎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情,正好托孤给了一个对前朝有好感的大将军后代。
“可是看着你越长越大,我就越舍不得让你踏上你娘的老路,最终身边人一个个死去,自己也没有个好下场。我是个没有大志向的,只想要你好好的活下去,不求大富大贵。”
“可是你现在越来越出色,为娘常常想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你的好前程,说不定你早知道……”温母脸上纠结又无措。
温黎道:“阿娘你想多了,就算我早知道,我当时又有什么资本去谋划复国大业?前朝已经过去将近百年,曾经或许我的祖上到我娘那一代仍有追随者,可是她们都没有成不是吗?”
“怪不得当初我要科考你这么担心,是怕有人还能认出前朝后人吧!”
既然到原主娘那一代还在谋划复辟,就算是小打小闹,也在官府那留下案底。
不过到原主长大又过去将近二十年,认识的人更迭,早就物是人非,只要她不主动组织复辟,还真没有什么人能认出她。
更何况天下人相似者众多,今朝已经百年,不可能是个相似的人就抓。
温母担忧是担忧,但是多少有些过于担忧了。
温母挠挠头,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心里面总是不安,还好没有耽误你。”
“阿娘你这是关心则乱,人之常情罢了。”温母没什么城府,又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这样一个秘密藏在心里不担忧是不可能的,温黎能够理解。
“所以黎子啊,你现在准备是?”温母话语未尽,没想到没有告诉黎子阿娘的遗愿,她好像还是走上她阿娘的老路。
“阿娘,我知道你担心我重蹈覆辙,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和那时不同。天下大乱,若是我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既然要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何不彻底掌控自己的命运。时势造英雄,机会来了就要把握住。我想好好保护你,夫郎和孩子,也让天下的百姓早日脱离战乱之苦。”温黎徐徐说着自己的想法。
她知道温母能够理解,就算不能理解,从以前拼着担忧也支持她科举,就能看出只要她愿意,温母一定会陪着她去做,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温母沙包大的拳头攥得死紧,是啊,现在这种情况,女儿的选择是最明智的,也是女儿最好的出头机会,她不应该因为自己的重重顾虑,试图掩盖女儿的光芒,她的女儿是凤凰,就应该遨游天地间,成为那万人之上最最耀眼的存在,而不是屈居人下。
“黎子,为娘支持你,你说怎么干,娘就怎么干,就是杀人也不在话下。”温黎一腔为女儿奉献的精神,或许从她祖上出了将军,她羡慕不已就可以看出,温母也是个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没有人引导,还有温黎这个女儿要照顾,她不去想,也不敢奢望那么遥远的事情,
温黎算是给温母开了一扇窗。
“阿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您现在最重要的是将那些收服的山匪和流民训练出来,我能信任的就是您了,我也相信您一定能帮我训练出一批可用之人。”温黎确实最相信温母,温母的实力只在她之下,也是最适合训练手下的人。
温母被女儿说得心潮澎湃,虽然之前也在训练新人,却没什么感觉,但是女儿坦诚想要追逐大业后,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更想做出点成绩,不辜负女儿的一番信任。
这边有温母帮忙,温黎时时抽查一番,进度非常的满意 ,有功法相助,相信再过些时日,能挑出一些特种兵精英。
但是这些人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温黎又把主意打到了路子月所在的地方。
路尚书真的煞费苦心,路子月就在她隔壁县。
路尚书的事情,还是温黎亲自去劝住的路子月,她才没有抛弃一切赶往京都,要是真这么做了,现在路子月也会被圈禁尚书府。
“你是要我也跟着剿匪?”路子月通过温黎的暗探跟路尚书通信,虽还是担心,但也算稳得住,好好处理着县中事务。
温黎这次选择亲自前来,有些事情还是亲自说比较好,“山头上的匪患虽然不严重,但是现在局势越来越不稳定,能先清除一个隐患,就清除一个,不好吗?”
路子月沉思,突然眼睛直直地看着她。
如今的路子月早不是当初的路子月,她跟着路尚书学到许多,知道许多事情算计,政务上不再那么单纯。
她熟悉温黎,敏感的察觉到什么,不过她还没想到温黎想称帝这一步,只以为她想培养点自己的势力,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事情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反正我们是一条船上的,我不相信你相信谁。”路子月拍板定论。
温黎拍了拍手,十几个气血精悍的女娘走进院子,一字排开。
路子月看得眼睛都不眨,她也是练武之人,这些人一看就是武功高强者,以前见过凯旋而归的边境军,也没有她们身上的气势。
光武力强没有用,还要见过血,除去匪患的同时也锻炼了她们,温黎对于现在的结果还算是满意。
“你刚来县城,手上的人肯定用的不得力,相信她们也没有我这些手下的武力,让她们带着你手下的人练练,再一起除匪,顺便保护你的安全。”毕竟是自己的好友,又是小公子的姐姐,更是帮助自己良多,眼见乱了起来,她也有顾不到的时候,有这些人她和小公子都放心些。
路子月满眼的感动,她是懂了世故,但对温黎仍不忘初心,根本没担心过她会不会夺自己的权利。
“真是好姐妹,我娘说让我凡事跟你商量,这还商量什么,我就跟着你后面混得了。”
接触的越多,越能发现好友的深藏不露,路子月早就心服口服。
路子月那边剿匪很顺利,温黎间接接手了那边的山头。
这个时候边境失了一城,南方称王的反贼又夺了一城,有省城官员带头反了,她们这个县所属的省城官员这时候派人下来想要接手县中事务,意思已经很明显。
温黎能将自己建立的大好境况转手送人?
温黎手下练得功法在本世界顶尖,还有温母领着的悍将,再加上温黎出神入化的武力值,以及研制的新式兵器,所到之处都不是温黎她们的对手。
带着自己训练的人马和通过经商埋下的暗探里应外合, 成功三日入城。
接下来就是收拢周边的县城,在北方有了自己的一片根据地,离外族战场愈发近了。
十日不到的时间发生这样的变故,路子月还没有回过神来,看着温黎手下兵马由近千人逐渐汇拢成数万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到之处的县城都是从里面开的城门,什么时候好友的手已经探到了那么远。
她哪知道自从温黎来了这里就开始布局,不管是经商还是派遣,反正陆陆续续训练的一批人送了不少出去,主打一个出其不意,有这样的效果也在预料之中。
当然她直接攻城也能攻下,只是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物力,她要留更多的精力对付外族,朝内的一群乌合之众慢慢收拾。
通过这场仗,她算是彻底看清这个王朝的腐朽,府兵吃空饷,疏于训练,毫无军纪,孱弱的只能赶赶难民,也就正在抵挡外族的那一支边境军还有点战斗力,可惜在丢了那一城时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
想想后,她不再多思,战争就是会有牺牲,早点结束就好。
一道道政令下去,温黎辖下逐渐安稳,兵器一件接着一件的造,军队也根据温黎制定的军纪和指定的功法训练。
时间紧张,温黎又对功法做了修改,更适合普通人,能够更快的速成,还能强身健体。
每个人资质不同,但用心练了就一定比普通兵强上许多,更别提那些资质好的,一个个速成小将。
一个小将不可怕,一群小将去打一群病猫一样的兵,温黎的军队想输都难。
训练了半个月的将士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同,简直将温黎奉若神明,间接凝聚了信仰,巩固了温黎辖下的统治。
温黎突然的造反,在一锅早就沸腾的油锅里,明显又不明显,毕竟四处都在造反,早就四分五裂。
可是两个月后温黎就显得突兀了。
因为温黎率军出征,竟然从外族手中夺回了一城,还收服了边境军,这一下四处炸了,这意味着什么,北方将没有能够制衡温黎这股力量的存在。
控制小女帝的冯将军终于开始慌了,派人将软禁在府中准备用来威胁温黎的路家人提过来,却发现早就人去楼空。
温黎不断拓展着北方领土,在小公子生产前终于将外族暂且赶出北方,彻底控制北方大片城池,直指京都。
经历几场大战,冬日里正好休养生息。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温黎,只等着春日后收复剩下的国土,再狠狠痛击外族。
政务上有路尚书帮忙,军务上有温母带兵训练,她只要掌握着大致方向即可。
现在最重要的是小公子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