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层正式批复后。,正电子世界的高效机器立刻运转起来。
在深渊邪眼的绝对主导和整个研究部的密切配合下,针对“信息融合”的系列实验在最高保密等级的收容实验室内迅速展开。
不限制实验体的使用,陆渊大胆尝试了多种变量组合。
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诡异信息、与实验体信息融合的不同深度……
他精准地操控着每一丝信息流,如同进行着最精密的神经手术。
然而,结果却令人沮丧地趋向一致。
一旦信息排斥反应发生,导致实验体出现意识混乱,认知受损的现象,任何后续的干预都无法扭转这一趋势。
这就像绝症一样,让陆渊这个医生没有任何办法。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种后遗症的程度并非是固定的。
一旦出现信息混乱的现象后,越晚分离信息,实验体清醒后的后遗症也会愈发明显。
可能只是短暂的呆滞和口齿不清,也可能完全无法沟通,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混沌状态。
在一次关键实验中,陆渊和采薇精准控制着融合的强度与时间。
他们成功让一名实验体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获得了持续三分钟的夜视能力,三分钟后出现明显信息混乱。
陆渊迅速分离了信息。
分离后,实验体本人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感。
但陆渊观察着信息层面的反应,已经知道,那瞬间的波动意味着信息层面已产生了细微的混乱。
在后续长达48小时的严密观察中,该实验体表现看似完全正常。
直到进行极端精密的认知测试时,才发现他在处理某些需要极快视觉信息转换的任务时,反应速度比实验前有极其细微的、但统计显着的下降。
这种下降无法归因于任何生理疲劳或心理因素。
经过多次试验后,完全确认了这个结果。
“看来。”陆渊的声音在采薇的意识中响起,冷静中带着一丝凝重。
“信息层面的混乱,一旦发生,即便只有一瞬,也会留下永久的创伤。”
“就像玻璃被撞击,无论裂痕多么细微,都无法再恢复到撞击前的完美状态。”
“现在的区别只在于,裂痕是小到难以察觉,还是大到足以让整块玻璃崩碎。”
他进一步阐释道:
“之前的实验体,是玻璃被直接砸出了巨大的裂痕。而现在这个,只是出现了一条需要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观测到的细微裂纹。”
“但完美已然被破坏,承压能力也已下降。这损伤,是永久性的。”
采薇通过感知能力看着那个对自己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一无所知的实验体,没有说话,保持沉默。
这意味着,这条看似充满希望的道路,布满了看不见的、永久性的代价。
每一次能力的赋予,哪怕过程看似完美成功,只要稍有不慎,都可能在实验体意识最深处,留下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
面对一系列不容乐观的实验结果,陆渊并未被情绪干扰,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与理性。
“那我们接下来的实验重心就要在持续时间上下功夫了,首要任务是建立精准的时间计算模型。”
“通过海量实验测算出引发排斥反应的理论极限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一个留有充分余量的绝对安全时间。”
“未来这项技术真的投入应用,除非遭遇极端特殊情况,否则我将在安全时间结束前,强制分离融合信息,收回赋予的能力。”
“这是目前看来,最大程度规避永久性损伤的唯一方法。”
采薇点了点头,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