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忘记了什么人(2 / 2)

当年既然能够千辛万苦,从太上皇手中一步步夺得胜利。

而今就不可能任由皇后和太子在背后默默算计多年,最终一声不响的摘走胜利的果实。

是而,皇帝最近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微妙。

别说是陆永年这样的皇帝心腹,就是京中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家,都隐约察觉到了一些。

偏皇帝是绝不可能承认这一点儿。

太子与皇后也确实能忍,即便皇帝一再对太子表露出微妙的恶意,太子也仍似浑然不知一般,不仅对皇帝一如既往的恭顺孝敬,且对皇帝抛来的刁难,也都尽量做到了最好。

以至于让不少人对这对天家父子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这样发展下去,明面上看,是皇帝占了上风,可实则,分明是皇帝亲手在将太子和皇后一步步往更高处托举。

想也知道,等他们这位皇帝陛下反应过来,或者有了新的想法后,这京中的浑水,只会更浑。

林岚玉当然可以避开,甚至水溶也可以带着林黛玉和穆晚秋留在北疆,安心偏安一隅。

可林如海和陆永年他们,却是避不开的。

甚至陆承泽这位陆家下一代掌舵人,如今更是身在旋涡的中心,早已无法脱身。

林如海与武神医细细说起京中这些事情,一方面是为了让武神医心中有数,免得到了京中,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替自己的挚友陆永年,以及他那位眼瞧着已经逐渐能够撑起陆家的长子陆承泽提前与武神医熟悉一番。

毕竟待到武神医入京,林如海即便想帮忙,也鞭长莫及。

若是武神医能够与陆永年父子两人处好关系,在林如海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他的这两位友人,也能互帮互助一二。

至于林如海其他友人?

倒不是他不愿意帮对方跟武神医拉线。

只是武神医这人的性格,属实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主儿。

又兼他乃是秘密入京,日后前途如何暂且未明,当真不必要将更多人牵扯进来。

甚至就连陆家父子,还是因为陆永年也出身江南,即便林如海和武神医都不说,皇帝未尝不会想起这一点,继而怀疑武神医与陆永年是否相识。

又兼陆承泽和卫文清两人的关系在,武神医也多少从卫文清那里听闻过几句陆承泽相关之事。

便是他们说双方不认识,那也得有人信不是?

这日三人在林如海书房里待了许久,直到林岚玉熬不住困了,才先一步起身告辞。

至于她走之后,武神医和林如海又是什么时候散的,她却又不知了。

不过因着不管林如海还是武神医,都是一副玉米之事包在他们身上,让她完全不用操心的样子。

林岚玉这天回去后,舒舒服服睡了个好觉。

翌日便正式开始打点行囊,准备离开了。

再不走也不行,至少在京中来人之前,她得尽量离远一些。

以证“清白”。

当然,别人都忙着收拾东西的时候,林岚玉除了亲手侍弄了一下那几株看上去水灵灵的,似乎对新环境适应的很好的药草幼苗外,并没有什么非要她亲力亲为的大事儿。

甚至她在院子里待着,多少有些碍手碍脚的。

于是干脆转头叫上惊蛰,又带了几个侍女,便溜溜达达的出门了。

前两日她在街上溜达,可是听闻这边盛产的锦缎十分不错。

只是那日她带的人手少,又是临时起意,商家备货不足,林岚玉便跟对方约好了,她这两日会再去瞧瞧。

若能寻到合心意的锦缎,便采购一批带走。

不管是拉回去自用兼做土仪送人,亦或者是转手卖个差价,都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想到用不完也不担心,还能顺带卖个差价,林岚玉才想起来,自己一直忘记了一个人。

薛宝钗,现在应当已经带着一家老小到了吉安。

只是因着不知道她具体走到了哪里,路上书信不便,吉安那边一直没有给林岚玉来信。

以至于林岚玉暂时还不知道薛宝钗现在的具体情况如何了。

想到她离开之前,特意小满留下,还叮嘱了卫文清,若有人不长眼,刁难薛宝钗,记得替她帮忙摆平一下。

林岚玉心下稍安。

嗯,作为“补偿”,若是这一批锦缎品质合适,不然她就全都拿下,拿回去给薛宝钗作为新店开业的货品吧!

顺便再带一些本地特色回去。

毕竟薛宝钗初来乍到,不管想做什么生意,都得先打开局面不是?

那不管是来自京中的稀罕物,还是来自荆门的稀罕物,对吉安那些人的吸引力,都是一样的。

针对不同人群,说不定她带回去的这些“物美价廉”的东西,还更有吸引力呢。

毕竟吉安只是个小地方,能够消费的起京都流行的东西的那群人只是小部分。

这样想着,林岚玉十分没有压力的,决定大采购一番。

让几个侍女一人驾了一辆马车出去。

听闻此事,目瞪口呆的林家管家:……

他们郡主这财力,属实是,一般人家当真养不起。

他们家主子想要给郡主准备一份殷实的嫁妆,怕是当真需要好好努力攒攒了!

毕竟,虽说他们家主子祖上阔绰过,可主子如今的月俸银子,当真还不够郡主出去逛一次街的!

愁人啊!愁人!

林岚玉不知道自己这一大采购的行为,不仅惊到了林管家,甚至在她离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荆门还流传着她这位“家资雄厚”的郡主的传闻。

抱着“我是来进货的”的心态,林岚玉开开心心的开始了一日扫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