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上。
蒙武说起当初自己在科学院外和李缘的谈话,言语中有些唏嘘。
“臣当时对国师其实是有些怀疑的,担心他年轻而把控不好尺度。”蒙武说:“现在看来,国师还是很有分寸的。”
尉缭微微点头,对此很是认可。
嬴政……
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缘除了在科学院的技术上出过力,其他的事压根不管。
学宫交给王绾,工部交给熊肃。
有关军功爵后果的事,他全交给自己……不对,他只是说出了一些后果和他知道的方法,然后就甩来一句“政哥我相信你”。
有分寸的不是他,是我……
“大王,臣虽然知道您和国师有长远想法,但臣还是想问一句,军队要苦到什么时候?”尉缭问道。
嬴政想了下:“华夏族统一吧。”
尉缭点了点头。
他不是反对,只是作为军部部长,他需要一个大概的时间去安抚
军功爵好吗?
很好。
尤其是在乱世的战国,尤其是在以前被东方六国瞧不起的“西方蛮夷”秦国。
哪怕到了现在,在百姓所能触及到的阶级上升之路中,军功依旧是诱惑力最高的一个。
为官,那是读书人的“特权”,普通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是见过世面的了。
经商,先不说你有没有那个脑子,你有那个家财吗?
大部分百姓每年的收成才够堪堪糊口,经商?不饿死都算好了。
所以说到底,百姓现在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两条上升之路,一个是当工人,一个是依旧是从军。
但当工人,大部分百姓由于放不下土地,只是在农闲时候才去当临时工。
所以军功,依旧是百姓最想去的路。
只是由于秦国如今并无战事没有大规模征兵,各个野战军几乎都不满编,所以这条路变得狭窄了。
底层往上的压力需要路来释放。
军功之路少了,工人之路开了,这才是大秦如今依旧能在国势上升时保持稳定的原因。
而对于军队方面的安抚……
“今后,朝廷会慢慢提升将士们待遇的。”嬴政说:“大秦未来的军队组成,会变成以职业军卒为主,平时可以保证军队开支不过量,战时可以以他们为骨干,快速拉起庞大的可战之军。”
一个普通的秦军士兵,现在的训练量和知识量是按照以前的伍长、什长甚至是校尉看齐的,这样一旦需要,他随时可以变成一个班长、甚至是连长。
这种精锐培养模式,是嬴政从后世看来的。
不是以前没有过这种精锐,而是没人把全军都这么培养过。
比如魏武卒,里面人人都是精锐。
但魏国巅峰时期魏武卒也没多少人,更没人想过把魏武卒拆散去带普通部队。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人家会反问你一句: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把精锐分散下去带普通部队,那你练精锐干嘛?
尉缭点了点头,以提高日常待遇和训练奖励为安抚手段,至少士卒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将领方面,尤其是那些军衔卡在大校的以前的那些偏将们……
“大王,他们……”
以前好歹是个偏将,现在成“校”了,换谁能甘心?
嬴政笑了一下:“看来是思想教育还不够。”
尉缭和蒙武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新式军队,武备也更新了,热兵器与冷兵器时代的打法,总有些区别的。”嬴政说:“系统性的学习一下,没问题吧?”
三个老狐狸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让军官们学习,很正常吧?
毕竟你们以前学的都是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而如今没有多少实战机会,那系统性的学习下理论也是可以的。
以这个目的,转移或者压下那些高级军官的求战心理。
“大王,那这教材?”蒙武问了句。
“去找国师吧?”
尉缭有些疑惑:“国师不是不想管军队日常建设吗?以前臣问他时他跟个……”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他说该教的都教给我了,让臣自己摸索。”
嬴政觉得,他可能本来是想说:跟个咸鱼一样。
“教材他会帮忙的。”嬴政说。
准确来讲,他或许不会写,但他会去偷……不对,借。
哪怕是从后世抄录一些一战时期的经典战例和战法下来,也足够秦国这帮将领们思考了。
此时的将领们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没有机会印证,所有的新式战法和理论都只停留于沙盘上或者演习中。
虽然尉缭也在军队中宣传过演习就是实战的思想,但受限于科技等级,此时的秦军演习其实远做不到接近实战。
“臣倒是有个办法……”
蒙武忽然说道。
……
“紧急集合!”
汉中郡。
某师驻地。
紧急集合的锣鼓声和哨声在营地内响起,大量的士兵开始朝着预定地点集合。
师部内。
大校师长看着面前这份咸阳传来的文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师长!”
门口,一个中校军官走了进来:“什么事这么着急的喊我?”
“你来看。”
师长指了指桌上的命令,自己则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几个操场上正在集结的部队。
中校军官看着命令,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实战演习?两个师对抗?”
“我们是蓝军,进攻内史地区的另一部队,输者失去晋级资格。”
中校念着一些重要信息,直到看到最后,他有些惊讶:“全军师级部队比武?”
“师长,这是要让各野战军来一次比试?然后选出师级部队里的第一?”
师长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中校继续翻看着文件。
直到看到了那一行“比试结果面向全国百姓公开”。
中校感觉脑子一懵。
“这……!”
对于秦国来说,军队是能获得的荣誉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在秦军改革之后,这一切更加凸显。
临时工只要你是个百姓都能去。
但军人,尤其是现在需要视力、纪律的新秦军里,可不是谁都能当或者留下来的。
可现在,这场比试一来……
原本你在村里人气很高,家人也享受着你带来的荣誉。
然后人家问你:你孩子在的那个部队在这次全军比武中第几?
你怎么说?
“师长,军部已经公开我们了?”中校问道。
师长沉默了一下:“三天后,新一期报纸上,直接公开。”
当然,不会公布具体的演习地域,但百姓依旧会知道,这场全军师级部队比武的第一场,就是他们师和另外一个。
中校看了看上面自己部队的对手。
军部副部长杨端和率领的野战军中的一个师。
“你带三团三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