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拥军很想骂人。
却最终叹了一口气。
“空空空...”
外面敲门声响起。
“进”
李拥军声音低沉的回应了一声。
省农业厅的办公室主任吴建林推门而入,进门就急忙的说到:“孟秘书也在啊,李厅,你们这边去向阳炼钢厂学习生产技术的工厂敲定了嘛?我们头儿又在问了,等你们确定了,我们农业厅这边也好提前布置工作。”
孟冬领低头不语,李拥军脸色更加难看,吴建林的心里猛的一突,顿时滋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急忙问道:“李厅长,不会是还没有选出来工厂去学习技术吧?”
孟冬领摇头不语,李拥军气的直拍桌子,吴建林听完目瞪口呆。
送上门的好处都不要?活该人家向阳炼钢厂一再升格,连带着商市都得了好处。
........
向阳公社,向阳炼钢厂,省厅单位对他们来说,那是真正的大上级单位,他们就算想要打听一下省厅里的一些消息,也几乎没有途径。
所以,一开始还有些担心省厅有什么动作,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省厅里依旧没有啥大消息传来。逐渐的,向阳公社,以及向阳炼钢厂,倒是把省厅里的事情给渐渐的抛到脑后面去了。
向阳公社的工地上,所有的地面已经平整完,其中最先搭建的厂房,如今已经搭建好槽钢框架,工人们正在框架内砌红砖,填充墙体。
在房顶,工字结构的巨大宽厚的槽钢横梁也已经搭建完成,工人们踩着搭建好的工程梯子,在房顶上固定小横梁架,另有工人在小横梁架上铺上板材,板材上面会压上泥土,最上面一层,会铺上一层轰瓦。
在工地的下方,林瑞带着一顶藤条编制的安全帽,身边跟着三个同样装束的建筑工人,年老的是以前公社里有名的房木匠,对房屋建造,很有一手,上房梁的技术需要他来指导。
中年人是从炼钢厂提拔出来的建筑好手,从炼钢厂开建开始,他就一直参加。后来炼钢厂开发出来的钢结构槽钢建设新的建造技术,他因为技术过硬,被提拔成了一个队长,是这次负责工地建造的框架结构部分的负责人之一,另一个年轻人,是林瑞从农民工队伍里提拔上来的一位,是侯庙大队的一位社员。
年龄不大,才二十岁左右,胜在脑子灵活,在建造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少极为实用的改进意见,对当前的建造工作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是林瑞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
这是电风扇厂的第一个生产车间,也是这块工地上起来的第一个钢结构建筑。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忙碌,工地通平工作已经完成,各种规划开槽挖地基任务也都做完。接下来,厂房建造,以及车间里的装修,才是最大的工程。
这些从乡下征调过来的农民工,地面通平工作完成后,就用不了这么多人了,当然,暂时也不会让他们回去。
向阳炼钢厂的三期扩建工程,在中庭基地插手之后,被火速通过。
不过,资金方面,就没有任何资助了,市里只是承诺,今年不会抽调炼钢厂账上的资金,让炼钢厂自行筹集资金自己扩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