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材料革命难(1 / 2)

冯长鸣听到林瑞这话,面露怀疑之色的说到:“林科长,你,是不是说错了啊?这些材料,用来打造高端机床已经完全合格了,我记得我们在东沈机床厂用的材料参数,还没有咱们现在的材料好。”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了解,现在国内材料科学发展极其迟缓,可以说完全没有进展,往高端方面说,比如军用装甲材料跟世界主流材料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飞机机身用的材料还都是铁皮,什么钛合金材料,不要说造了,见都没见过,而世界主流强国早已经把钛合金应用在各种军事装备上了。

再比如普通的发动机材料,老毛子的发动机耐磨耐用,而国内的发动机就不行,这单单是制造工艺问题,材料工艺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就一个活塞用钢,其材料配方与工艺不同,性能都会有千差万别。

还拿发动机来说,就是给你一个发动机,让你一比一比例的复制抄袭,如果不解决材料问题,你都造不出来。

比如舰艇上的材料,比如航母甲板材料,直到后世的祖国解决了这一系列材料的问题,祖国的航母才开始大爆发,跟下饺子似的,最强的时候三艘航母同时开建。

工业发展,材料为王,而技术,永远都是在相应的材料基础上才发展出来的。

而现在,国内很多专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

林瑞想到这儿,叹息一口气摇了摇头说到:“那些放在院子里释放应力的材料造高端机床是不合格的,无论是耐磨性,还是韧性,以及强度,抗疲劳性,硬度等各方面都达不到标准,很多主材料用几年就需要重新校正一次精度。”

“就比如咱们现在用主轴材料,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液氮萃火技术,还有我们研发的高速钢,可惜,能源制约了我们炼钢厂的发展,要是发电厂完工了,我们也可以建一座小型电渣重熔炉,专门实验各种新式材料,哎。”

冯长鸣听的面露思索,而后疑惑的看向林瑞说到:“林科长,你说的电渣重熔炉,这个什么?材料试验是很烧钱的。”

林瑞连忙反应过来,电渣重熔炉现在还是肖国栋的保密任务,在基地,通过各种渠道,才从国外走私过来了一些电子元件,勉强达到了阉割版电渣重熔炉的基本需求。

如果不是肖国栋拿走了半导体发展规划书之后没有了消息,林瑞的应肖国栋的邀请的基地之行早都应该去了。

如今,吹氧旋转炼钢炉算是半公开的技术,孙承启已经在首钢建造好第一座实验用炼钢炉,前段时间,第二座更大的吹氧旋转炼钢炉已经开始建造。

而电渣重熔炉技术,放在世界上那也是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如果不能研发出下一代的革命性技术,这个电渣重熔炉技术绝对不会大规模普及的。

这种技术放在现在,还属于绝对的保密任务。

冯长鸣还想说什么,林瑞站起来说到:“冯工,咱们走吧,赶紧去看看咱们的三轴联动机床怎么样了。”

最新建造的钢结构大车间内,一间被处理的几乎一尘不染的外罩玻璃的车间内,十几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人有老有少,都围在玻璃厂房外面,看着里面那台正在工作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