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从本世界农贸市场精挑细选的土豆,在异世界的适应度还算不错。
收获时间比他预想的晚了点,毕竟用了很多种具有超凡力量的伴生魔药辅助,结果和本世界的普通土豆成熟时间差不多。
不过这毕竟是初次在异世界大规模试种,能有产出便算是成功。
以后再慢慢改良伴生魔药的配比方案,想必能进一步压缩生长周期…
看着一群小人儿围绕着巨型土豆欢呼雀跃,汪明面露微笑,大手一挥,宣布给试验田项目所有参与者发奖金。
另外,收获的第一批食物被分割送去周边城镇的菌乐堡分店,烹饪后免费分发给当地居民,让大家共同享受这首次丰收的喜悦。
半空中,茵荻带队的幼龙们扛着蘑机飞来飞去,拍摄全过程并汇总剪辑,制作为《菌赐作物》纪录片。
当北方的梅里乌人在影院看到这部片子时,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白花花的银币和食物,就这么发下去了?简直…简直…”
他们难以形容此刻的感受。
曾经做过贵族的人,设身处地的想,倘若现在是自己做统治者,已经拿到手里的资产是绝不会心甘情愿分给下边人的。
“菌主”偏偏就这么做了,甚至算得上是经常性的行为。
这意味着“菌主”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用一般人的利益观念标准去衡量,是很狭隘的。
有人在暗自感慨时,急性子的另一部分人已经在大声抗议了。
“为什么咱这边没试验田啊?不公平!”
“我也会种地!我也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让兽人做农夫,它们做得明白吗?人类才是这方面的精英!”
看完纪录片的梅里乌人涌出影院,快速朝着当地的“菌主”眷族办事处聚集,急切地表达自己也想种地的诉求。
汪明对此早有预料,毕竟提前吩咐茵荻等幼龙拍摄纪录片的就是他。
每个新项目,重要的都不止是项目本身,还有以此衍生的宣传机会。
信仰的影响力便是这样一步步累积的,吸引新信徒、加深老信徒的信仰程度,带来更多的信仰值收益、催生更多的超凡蘑菇供给眷族…
如此良性循环,会形成滚雪球般的大势,其余阵营很难再竞争得过“菌主”,迟早都会成为雪球的一部分。
首批试验田试种成功,让汪明内心安稳不少。
趁热打铁,他又从本世界带入红薯、萝卜等类似作物,相关人员举一反三,应该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种植方案。
当第二批试验田选址公示时,许多当地人激动不已,争先恐后地去报名,其中不乏昔日的旧贵族。
汪明对此很是欣慰。
“谁说劳动人民不体面?在我这儿,劳动人民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