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书房议政(1 / 2)

送走了长安太守郭配,曹真的心绪越发不太平静。

“最近郭淮怎么样了?”他看向费曜和王双。

“终日制定军士培训计划,巡视各营建制,监管器械生活等,看起来这位郭副使已经放下雍凉那一片的心思了。“王双上前回答道。

“伯济能有这个表现,倒是让老夫宽心,西线作战毕竟是他的主场……”曹真把目光看向费曜。

“郭淮将军虽然把心思都放在集团军事务上了,但从资源配置上,他还是倾向西北兵团的,前些日子从并州调来五千弩车,郭将军就把弩车全部调往北线去了,要知道我们这一次防御的重心却是在西线。“费曜上前回答。

“老领导照顾亲下属,这也没什么毛病,说到底雍凉兵团是郭淮的亲儿子;不过他这么做也给我们提了醒,告诉夏侯霸抽调兵力同时防范北线的羌彝蛮族,郭淮被调任之后,这些安定许久的小部落或许也会趁这个机会动起来。”曹真吩咐道。

众人沉默了一阵,曹真看了看地图转身说道:“王双你们去忙吧,派人到军政属叫孙参军来议事。”

“诺!”王双带着副将退下,房间内只剩下曹真,赵俨,费曜这三个集团军原班人马。

“筹备了这么久,西线的战事我们基本了然于胸,倒是现在长安城内闹得不可开交,这是郭配、孙礼、还有西街指挥大帐同时送来的整改方案,你们看看吧……”曹真走到南边的窗台前,这里刚好能看到左边围墙外的通道。

赵俨和费曜走近桌案,开始分别查看三份竹简。

西街指挥大帐送来的是原始方案,上边写的就是月底前落地长安大道西侧两条街道的建设,第二条改变原有的拆迁分配机制。值得玩味的是,这份竹简的落款没有总指挥司马师的名字,而是以魏子谏带领部分属员提交的。

郭配送来的方案,是郡丞范民书写,他在上边做了批注的。方案陈述是由州府四位大员共同议事的结果,大员们将第一条八十万贯建设费用支持为40万贯,郭配代表长安府表示支持;但第二条调整原有拆迁分配方案,有人同意有人觉得不妥,几位大员的意见是本朝没有先例,不敢为天下先,上奏行宫苑请示,郭配的批注是长安大道本属争议范畴,此事宜从长计议。

孙礼送上来的是在指挥大帐的原始方案上做了批注,建议快速落地,也同意尝试调整分配方案,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西街能快速落地。

赵俨的脸色逐渐深沉,按照这样的计划无疑是在加剧朝廷与商户之间的矛盾,方案的第二条几乎是把矛盾范围上升到整个西街的商户,这个方案如果是成了,可能是把长安大道目前的问题一并解决掉,但如果不成,整个西街原本谈好的安置,都会成为变数,到那时候恐怕就不是万民书这个压力了。

赵俨看了一眼费曜,费曜眉头紧锁,他虽然更愿意待在军营中,但他好歹也是仕大夫出身,对长安目前的形势也能窥探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