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修改了一点点)
看着叶翻译这殷勤的劲儿,郭部长也是笑了,不过当务之急是要把论文寄出去,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以免错失时机。
“啊?”叶景山只愣了一下,很快说,“我去联系。”
“好。”郭部长说罢喊了好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往外交部去了。
两天后,国外那边收到了郭部长寄过去的论文。
收到这样一篇论文,国外医疗界舆论立马就炸锅了。
除了针灸,草药治疗是西方人对中医的另一个印象,但由于国情的不同,整体认知度有限多集中在保健领域。
加上在七月初刚刚正式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合约》,该公约旨在通过控制濒危物种贸易保护其生存,而国内的某些中成药仍旧取用一些珍稀动植物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如虎骨、熊胆、麝香、鹿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药出口造成了很大困难。
另外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华国在国外刊物上登载的高质量中医药的相关论文较少,使他们对中药的科学性容易产生疑虑。
而且,西方人的体质差异,过敏源相对较多。
中药种类繁复,药效各异,又缺乏主要成分含量稳定、质量标准明确且通俗易懂的外文产品使用说明书,对他们来说,可能一不小心就过敏了。
因此他们对中药的使用就会更谨慎一些。
“什么?”
“怎么可能......”
“中药抗生素?!”
“不可能的!绝不可能!”
“华国人的中草药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耐药性概率1.22%,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多数初治患者都不会面临耐药问题。”
“我也不相信,通常情况下同一种抗生素用药五次到七次左右,大概一个月,就有可能逐渐产生耐药性,这也是我们一直积极研发新抗生素的重要原因之一啊。”
“等等,Vibrio cholerae(霍乱),eideierebrosalngitis(流行性脑膜炎),VHFs(病毒性出血热),甲型H1N1流感(西班牙流感),htisis(结核病),天啊,五种,居然一次针对五种流行病!!”
“我们用了二十年达到这一步,已经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了,不可能有人超越得了我们!”
在场的都是医学领域的佼佼者,是医药学术界的巅峰之人,是很有尊严和骄傲的,纷纷面露不服之色。
十几岁小姑娘写的论文?
呵呵!
然而,质疑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
国外的一众医学研发人员秉承着专业严谨的态度当即决定移步大型实验室,开始对这篇论文以及附带送来的药物样品进行了验证。
第一次试验,成功,药效高出原抗生素一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