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吵翻天(1 / 2)

对王永新,秦彦认为,商人逐利,本身不是坏事,但为利而肆无忌惮,目无律法道德,终将会玩火自焚。

陈夫子,秦彦认为贪心不足蛇吞象,本是举人,学孔孟之道,却有毒蝎之心。

他还谈到了,律法对读书人的关照,本身是为了兴科举,但不加限制,很容易成了某些人利用的手段。

这点,他写的很隐晦,秦彦并不想得罪天下读书人,但总有读书人能看明白的。

王富娇她贪财好色霸道强势,但愚蠢。愚蠢也是有好处的,她从没真正的杀心,可也因为愚蠢,她此生到如今也算浑浑噩噩。

秦彦以为,她会如此是因为不知礼义廉耻,没被教化,只得到了纵容。

人生来有欲,但聪明的人会克制欲,蠢人被欲控制。

可秦彦也谈到了,对女子多嫁的看法。

首先是和离,他认为当下和离的夫妻少,而休妻的很多,这种现象是有很大问题的,起码能表现出,女子成亲后能主动结束夫妻关系的很少,是选择权不够。

秦彦到底还是收敛了,没有直接写,希望律法可以增加婚嫁上的条例。

他只是个国子监学生,还没有那么大底气做太多的事。

秦彦只能把侧重点放在,朝廷律法已经明确有的,支持寡妇、鳏夫改嫁的。

他认为此举好处良多,一来民风开放,让女子有更多选择。

但落实的还不够。

民间依旧有女子丧夫后,需要守寡终生的,这其中有心甘情愿的,更多则是听从婆家、娘家的。

秦彦认为,应该让丧偶者本身有足够的能力挑选,也就是大力推行朝廷律法。

他一点也不介意,直接用自家做了对比,提到没有生父后,自家的艰难生活。

钱凤萍出嫁前,在娘家日子不差,因为当时她的父母还活着,虽更看重儿子,但也不会苛待女儿。

出嫁后,钱凤萍是下意识顺从秦秀才,秦秀才无疑是刻板的,他认为男主外,女主内乃阴阳平衡,天生的。

夫妻生活还算融洽,而钱凤萍也下意识开始柔和,做个端庄的秀才娘子,所以在丧夫后,她也无法立刻转变成和村里其他女子一样泼辣。

秦彦孝顺、懂事,但他年纪小,很多事做不到,只能看着温婉的母亲,手握家中产业一步步忍让,偶尔爆发来保全母子俩。

母子俩那几年过得很不好,受人白眼、欺辱等等。

他们的日子,是在钱凤萍招赘后变好的。

而在方铜入赘前,带着女儿过得也并不好,饥一顿饱一顿,还要被家里人拿捏、欺辱。

方铜够机灵,够聪明,能和偏心的老爷子,自私的大哥周旋,但有些东西是很难挣脱的。

比如,孝道。

一个孝字下来,是能压死人的。

哪怕现在,方银方铜已经过继,除族,当着外人面还得喊方老爷子一声大伯,不能当成陌生人。

不是他们不够狠心,是因为孝道。

天下人眼里的孝道。

入赘,是方铜挣脱枷锁的第一步。

咳咳,这些,秦彦当然不会都写在文章里,他只简单写了,以前和母亲是怎么艰难生活的,还有方铜带着枝枝被逼得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