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虎想赶快解决堌堆庙,以便尽快救出珍珠。
他决不能让一个失去记忆的妻子出现在自己身边。
更怕张龙占妻子的便宜。
柳英说张信等几个重要人物不见了,时间是了然举行法会的那一天。
那天从外边来了一个信使一样的人,随之,张信等几个人就消失了。
但张龙在稍后的时间出现过一次,之后也没了踪影。
是走了,还是留在了这儿,成为了一个谜。
如果他没离开这儿,随便找个地方一躺,你就很难发现他。这儿地下空间很大,藏一个人太容易了。
考虑到珍珠的现状,至少十天之内,她是安全的。张龙不可能对昏迷不醒的珍珠下手,他做人还是有底线的。
过了这十几天后,情况会发生巨大变化。珍珠和他结婚的事,在药物的强刺激下,她会把这一切忘记。再重新进入一段新的感情生活,也属于一个正常人的行为。
为了摸清堌堆庙的情况,于虎几乎每个晚上,都去那片区域侦察情况。
白天,则仰首北望,焦急地等待着京城方面的消息。
他不知道,他在那儿焦急等待消息的同时,送信的捕快也没有一丝放松,昼夜向京城飞奔。
来到了京城,正是深夜。
城门紧闭,事情紧急。捕快深知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便在城门下向城楼上喊话,说自己身负重要使命,有重要书信要面交皇上。
城门官不敢怠慢,立马放下吊桥,把他放进城来,并紧急派人把他护送到皇宫。
到了皇宫,天刚好发亮。
康熙正在洗漱,听到于虎派人送来了书信,知道有重大匪情,赶忙召见。
看了书信,知道于虎又立了大功,不但找到了珍珠,还发现了一个张信经营多年的窝点,大喜过望。
他知道张信在国内有许多藏身点,但由于其隐蔽性,一般很难被人发现。
这次发现的窝点,即发现了珍珠,又发现了匪首张信等人,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异常重视。
立即派太蓝赵玉,随同这名捕快马上返回阳平,指导于虎如何平息这次事件。
要赵玉一定要精心安排,争取在那儿完成对张信等人的抓捕,以消除其对国家的危害。
只是可怜了那个捕快,下马休息了没多久,又和赵玉一起,踏上了返程。
送走赵玉,康熙马上派人去叫老皇叔多布,让他火速进宫,有大事商量。
多布听说发现重大匪情,立即赶到皇宫。
这时康熙正伏在案头,研究一张地图。
看到皇叔来了,忙把于虎的发现向他说了一遍。
说阳平发现了巨匪活动的踪迹,叫皇叔来商量应对办法。
叔侄意见出奇一致,都说应马上发兵,像对付卧龙山一样,踏平堌堆庙,活擒匪首张信,永除后患。
但是却在从哪儿调兵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多布认为从京城调兵为好,这儿兵种齐全,兵员充足。盛方和宋义二人,作战经验丰富,可二选一,让其中的一人带兵前去。保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康熙则认为不妥。
他认为张信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手,他在国内已经发展了数年,到处都有他的耳目。所以这次出兵,一定要慎之又慎,谨防张信听到消息,再次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