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 章 没看错人(2 / 2)

“哥,你跟我讲讲,棚子怎么扣的?”于文书又问。

李二柱他哪知道啊“我不知道,我听我儿子说的,我让我大儿子去买塑料了,先让我亲家试试”

“那我去问问我侄子,到底咋弄”于文书坐不住了,拉着李二柱就往出走。

于文书有自行车,带着李二柱很快就又回来了。

李有才鸡蛋刚刷完,就被于文书拉到屋里,让他好好讲讲那暖棚的事。

上辈子李有才也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也不是他,不过他还是去看过几次的,能说个大概。

拿笔给于文书画了暖棚的造型,还有草帘子,冷天要盖上,里面炉子的间距,温度湿度的把控等等。

于文书听的眼睛都冒绿光,这妥妥的人才啊,卖什么早餐啊,不是浪费人才吗!

李二柱庄稼人,一听就明白了“儿子你咋知道这些的?”

李有才挠挠头“难吗,一琢磨不就知道了,春天啥温度,这里面就啥温度呗,里面不下雨就浇点水呗,水也不能大了,种地的不都知道吗。外面冷,塑料肯定不禁冻啊,盖层稻草上去,保温啊,跟咱家以前住的茅草屋不是一个道理吗”

李有才一本正经的瞎胡说。

李二柱……是这样吗?那他怎么没琢磨出来?

总结下来,他儿子就是天才,看茶叶蛋,鸡蛋堡,都是他自已琢磨出来的,他这儿子就是开窍晚,一旦开窍了就是天才!

对,就是这样,李二柱也把自已说服了。

于文书……要是这么简单,一个县城几十万的农民咋都没想到呢?

不过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还得找省城里农业方面的教授请教一下,毕竟投资也不小,还是要谨慎点。

于文书离开李家,去邮局打电话。

转接了好几次,才找到跟他家有点交情的教授。

教授听他说完

“我们省里,还没有冬天种植的经验,听说京城那边搞了两年了,我们本来打算明年弄两块试验田的。京城那边已经种植成功了,你可以先小范围的试试”教授建议。

于文书一听,心里拔凉,原来省里也没有。

不过这也燃起了于文书的斗志,省里都没有,他要是弄出来来,不就是一大政绩吗!

天天政绩政绩的,跟着别人屁股后头,能有什么政绩,李二柱一家就是他的贵人。

别人不懂,李有才肯定是懂的,不懂怎么研究出来的,他都没出过县城,也没读多少书,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老天爷送到他身边的。

想到这,于文书赶紧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里给他弄塑料膜和菜种。

家里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没人干过的,他干成功了,才能证明他的优秀。

于文书又跑回李家,把李有才薅回大沟村。

李有才……“于叔,我明早……”

“不用你操心,我已经让赵小草她妈和嫂子去你家了,一点不带耽误事的,你就放心吧,你这样的人才卖早餐简直就是浪费,以后你就跟我在村里搞事业!”于文书直接给安排了。

卖早餐有什么前途,除了多挣点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