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队伍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他们一边走还在一边念着经文,由那些佛兵牵头,余下的囚徒不争气的跟随着,当然也有人念的情真意切。
低着头的他们并没有看到旁边的高坡上正有两道人影俯视着他们,骑着骡子的唐真看着蚂蚁一般缓慢移动的队伍,开口问道:“怎么还有大有小?”
他看到队伍里竟然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孩子没有带枷锁,但脚上也绑着铁链。
“婆娑洲的刑罚统一,这种属于重犯,一般称为‘佛囚’,犯下此类罪行者,往往无需考虑年龄或者身体情况,一概受罚。”第一大菩萨双手合十,面露怜悯。
“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杀人放火之辈?”唐真挑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怎么会变成重犯?
“佛囚指的并非是杀人放火之徒,那些人自有刑罚处置,杀人者偿命,放火者赔钱罢了。”第一大菩萨摇头。
唐真不解的看向老和尚,那什么叫重犯呢?
“所谓‘佛囚’特指的是犯三大戒之人,‘对佛大不敬’、‘对佛大不忠’、‘对佛大不善’。”大菩萨的声音依然平稳,“所以这些人里有人是咒骂佛陀,有人是欺骗或者企图伤害僧侣,还有人则是暗中资助魔修,凡此类行为皆被判为佛囚,情节严重者,可不问缘由。”
晚风刮过这片山岗,唐真吸了口气,喃喃道:“这岂不是没有具体规定,可从心而定的罪?”
说坏话属不属于大不敬?一时气话属不属于大不忠?这无疑是口袋罪。
“算是吧,但具体裁量不会特别的严苛,往往是闹出很大的动静或者当众犯了此类罪才会被人告发,最终宣判。”第一大菩萨解释道。
“没有冤屈者?”唐真瞥了老和尚一眼。
老和尚没有回答。
不用想,这种口袋罪必然存在着各种陷害他人的漏洞,比如借酒引用他人口出恶语,比如与当地僧侣配合,恶意解读别人说过的话,甚至假造证人等等。
操作空间之大,完全可以想象。
“他们是被押去哪里?砍头?还是流放?”唐真继续问。
“没有目的地。”第一大菩萨摇头,“佛囚被判的乃是‘赎罪之罚’,以其犯罪之地为起点,一路绕婆娑洲而行,再到其地时为‘一赎’,根据恶劣程度会叛一至十五赎不等,每赎用时大概两年左右。”
“绕圈?”唐真一愣,然后无奈的摇头。
“所以实际上这惩罚真正的重心不是让他们自己改正,而是罚给整个婆娑洲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