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宝山镇(1 / 2)

大部分百姓因为长期挨饿,身体看起来还不如陆青青队伍里这些逃荒的人。

夏季衣衫本就单薄,风一吹,衣裳都在身上晃荡。

他们看起来,也就比路上的流民好些。

但与流民们不同的是,这些百姓的眼里是有希望的。

怀王府出资,在整个封地内修建水坝。

那一座座的水坝建起来,不仅存住了水,也存住了百姓们活下去的希望。

因此,这会队伍路过两边的田地时,众人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极瘦削的汉子和妇人们在往地里挑水。

顶着烈日,他们不知疲倦的一趟趟挑着水往地里去,忙得热火朝天。

甚至有年纪大些的老汉干脆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挑水,那扁担上的重量将原本佝偻的身体压得更矮。

老汉干瘪黝黑的身体弯曲着,一步步往地里挪动。

等听到车队的动静时,两边的百姓纷纷抬头查看。

待看到前头的衙役时,都瞬间明了。

想来,这又是来落户的了!

这一两年的时间,时不时有人过来落户,他们也从最开始的兴奋好奇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眼见衙役领着人走过,百姓们不再多看,又开始忙活手里的活计。

队伍行了一个多时辰,才赶到了宝山镇。

不得不说,宝山镇这个名字实至名归。

远远地,陆青青一行人就看到了那座大山。

山上树木虽有些稀疏,但整体看起来还是翠绿的。

整个宝山镇是依山而建,房子和土地全部坐落在大山的南边。

而镇子上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建在远离山脚的一大片相对平坦的区域。

来之前,许文山就已经跟他们说过。

整个宝山镇的村民,大部分都是这一两年从外地落户过来的。

本地原本的村民,大约只有三五户。

经过移民落户,现在整个宝山镇,已经有四五十户人家。

在怀王的政策扶持下,村民们日常除了忙活原本分到的土地外,还在山上大量种植桑树。

经过这一两年的坚持,如今半山腰以下的位置,已经种满了桑树。

如今,镇子上大部分人家都分工明确,汉子们忙着种粮食,妇人们则都在养蚕缫丝。

衙役们在前头领着,一行人直奔里长家。

宝山镇的里长姓吴,是两年前第一批过来此地落户的。

而那一批落户的人家,总共有二十多户,都是一个宗族的。

这位吴里长,就是整个吴家的族长。

同时,到目前为止,宝山镇姓吴的人家还是占大多数。

也因此,这位在族人的支持下,顺利成为了里长。

当时怀王手下的招商部,打算扶持本地养蚕缫丝时。

大部分人家没养过蚕,还担忧养蚕会不如种地。

他们怕分出精力去养蚕,到秋收时全家会收不到足够多的粮食饿死,因此不太配合。

那时候,这位吴里长新官上任,对养蚕这事积极配合,与其交好的几家人率先吃到了养蚕的红利。

第一批养出来的蚕茧,是招商部专门派人过来教的,从养蚕一直到缫丝,而后做成丝绸。

也是到那时候,宝山镇大部分人家才得知忙活这一茬蚕,比种一年地挣得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