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吴里长家的路上,陆天明一直在细细琢磨一会要说的话。
今儿过去,自然不止是吃饭这么简单。
总共有三件事,需要找吴里长帮忙。
其一,是队伍里所有人都要建房,这事很是紧急。
而想要快些将房子建起来,最好是能请外头负责建房的工匠,或是请宝山镇的乡民过来帮忙。
他们初来乍到,不管是请工匠还是找村里人,都需要吴里长帮忙。
至于工钱方面,他只知道以前在益都县时的价格。
但如今来到宝山镇,还是得找吴里长问一下这边建房的工钱。
其二,是水稻的种植问题。
上午他们去地里转的时候,发现地里的水稻苗已经长得有小臂高了。
他们想要收这一茬水稻,就得快些将水稻种下。
但队伍里的人都是北方人,种了一辈子麦子,还没种过水稻。
如今这宝山镇都是种水稻,他们还得找当地有经验的人学一下。
其三,便是养蚕的问题。
如今整个宝山镇,都是靠养蚕缫丝织丝绸挣钱。
队伍里的人想在此地安定下来,这养蚕缫丝的活计,必然也要做起来。
但这些活计,都需要找人学。
只是这件事不怎么急,总得将房子盖好、地里庄稼种好后,才会考虑这养蚕的事。
将事情想明白后,陆天明和姚县丞两人也已经来到了吴里长家。
院子的大门开着,陆天明按照村里人的习惯,站在院门口喊了一声。
“吴老哥,我是陆天明啊,你在家吗?”
很快,屋门被推开,吴里长笑着迎出来。
“陆兄弟、姚兄弟,你们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
说着,领着两人往屋里走去。
屋里,吴里长的大儿子吴元明和二儿子吴仲明,也起身跟两人打招呼。
双方客套一番坐下后,吴元明的媳妇端了茶上来。
陆天明喝了一口,觉得茶的味道不错,便借着这个话头开口道:
“吴老兄,你这茶真不错,闻起来清香淡雅,入口后又有些回甘。
我之前也是个爱茶的,竟没喝到过这个味道的茶。
这茶,可有什么讲究?”
吴里长听他这么说,心里有些得意,抿了一口茶后,才道:
“陆兄好口条,这茶却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而是我家大儿媳家里祖传的手艺。
你们有所不知,咱们这宝山上除了桑树,还有不少茶树。
这茶叶,就是我家大儿媳去山上采摘回来,又亲手做出来的。”
陆天明倒是没想到这茶是他们自家做的,又呷了一口茶,细细品了品滋味后,很是赞赏。
他便顺势借着茶开始聊,一番话说完,捧得吴里长有些飘飘然。
话里话外也亲近了些,倒是有了一个好开端。
很快吴里长媳妇领着儿媳开始上菜,桌上总共上了四个菜,有两道荤菜。
这在如今这样的荒年,算得上是很不错的吃食了。
再配上陆天明带的好酒,吴里长越喝越高兴。
这会已经忘了要打听陆天明一行人底细的事,只顾拉着人畅饮,倒是喝了个尽兴。
陆天明见气氛差不多了,便打算提自己想说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