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吴里长的两个儿子回来时,带回来的消息就是:
整个宝山镇吴氏家族的男子,上到四五十岁,下到十二三岁,几乎都愿意去干。
也因此,仅这些人就几乎够陆天明当时委托的人数了。
算到最后,只剩了三个名额可以分给外姓人,他还没想好给谁家。
这会陆天明问起来,他自然不能这么说。
话在嘴里转了转,才开口道:
“陆老弟,昨儿你刚离开,我就让元明和仲明去村里问了。
这不,人已经找的差不多了。
剩下还有几个缺着的,中午前就能找好。
你就放心吧,保准耽误不了你的事。”
陆天明听到人快齐了,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些。
“吴老哥,真是多谢你了。
昨儿我们已经请好了鄌郚镇的赵家班子,等明日就会动工。
等房子建好,那场入宅酒你这个大功臣可得来,到时候我把上座的位置给你留出来!”
吴里长听着这话,笑呵呵应下。
看着陆天明聊起了别的话题,他嘴上应和着,心里却是暗暗得意。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人还是请的鄌郚镇的赵家班子。
那赵家班子他之前建房时就打听过,只能盖半砖半泥房。
这就说明,事情还是按照他原本猜想的那样进行了。
吴里长自以为想清楚了,也没再开口问。
而陆天明更没注意到他的神色,这会村里帮工的定好了,就要开始筹划其他事项了。
今日应当会送一部分材料过来,同时砖瓦铺子里的人会跟车过来,帮着测算下实际使用的砖瓦数量。
如今队伍里那些建半砖半泥的人家,算是万事俱备了。
只等明日赵班主领着人过来,就可以叫着村里帮工的人动工了!
而他们打算建青砖瓦房的几家,还需要等齐大人的信。
当时齐大人应承下时,并没承诺具体时间。
而他们又实在着急建房,因此最多只能再等两日。
若是两日还没信,他就得去宜宁县问问。
若是齐大人谈不成,他们就约上三庆班两月后的工期。
至于家里,就先建着茅草屋住着。
这事,他回去后还得跟建青砖瓦房的几家说说。
因着心里有事,陆天明又简单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结果他回去后没多久,就有人骑马到了南边的村里,说要找陆天明。
村民们本还不知道谁是陆天明,待听那人说起是要建房子的人家。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给那人指了北边山脚的路。
那人赶到山脚处时,村里的妇人们正在准备明日干活的人的二合面饼子。
那人急匆匆上来,气喘吁吁地询问道:
“诸位,我来找陆天明陆大人,请问哪位是陆大人?”
陆天明站起,应声道:
“我就是,小兄弟找我何事?”
那人见到陆天明,尽量压制住急促的喘息,恭敬道:
“陆大人,我奉齐大人之命来传话。
他已经与三庆班班主说好,明日一早会有一班人过来建房,还请陆大人提前准备。”
陆天明没想到这齐大人效率这么高,忙朝着传话的小哥道谢。
旁边,崔氏已经备好了一个荷包,递给了陆天明。
陆天明将荷包递给小哥,说道:
“劳烦小哥跑一趟,还请小哥回去替我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