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经济命脉(2 / 2)

他家四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却都没娶亲。

猎户媳妇早年生孩子伤了身子,也做不了养蚕的活。

而且,他家是此地的原住民,儿子又多,不惧吴里长,你们可以去问问。”

说着,孟寡妇又将村子里可能会过来帮工的人家,和他们的具体位置说了下。

陆青青一一记下,打算回头挨着去问问。

期间,聊到队伍里想去邢家村请人。

孟寡妇听罢,却不抱乐观态度。

无他,这邢家村在知道宝山镇养蚕挣钱后,特意求上门来。

不知道他们与吴里长怎么商量的,最后那些人带了蚕种和剪下来的桑树枝回去。

因着扦插的桑树枝短时间没法采桑叶,这些人还往宝山镇跑了好一段时间,就为了采桑叶。

听说,十几户人家的村子,几乎都养了蚕。

这养蚕和织丝绸的技术,还是吴里长派人过去教的。

而他们织出来的丝绸,自然也都是卖给吴里长。

陆青青两人听到这,脸色也有些不大好。

这吴里长,还真是阴魂不散,估计陆书和几人过去,也很难有收获了!

三人又聊了会,等将消息打听的差不多,起身告辞离开。

离开前,孟寡妇愣是不顾两人的阻拦,又摘了不少菜给两人带上。

陆青青两人回去时,队伍里不少妇人已经回来了。

大家互通了下信息,发现只有两户人家是直接应下的。

而剩下的人家,回答都是含糊不清的。

他们既没拒绝,也没应下。

但话里话外,表达的都是害怕得罪吴里长,怕以后家里的丝绸卖不上价格了。

陆青青听着这话,又开始琢磨起之前涌出的想法。

他们这宝山镇家家户户,都靠着养蚕织丝绸挣钱。

这吴里长因着只他一家收丝绸,就捏住了众人的经济命脉。

若是,她能找到往外销丝绸的路子。

不仅宝山镇村民不会再因为这个怕他,以后队伍里的人养蚕织丝绸,也不必再受他掣肘。

越想,她越觉得这事可以试试。

若是真的被她找到门路,那如今队伍面临的难题就解了一大半。

若是实在找不到,那就全当驾车去城里转一圈玩玩了。

拿定主意后,陆青青便将打算与陆天明说了。

陆天明听完后,看向她的目光里都是赞赏。

“大丫,你这个想法很好,咱们队伍里以后肯定也会养蚕织丝绸。

若是有合适的路子,那以后也不必再看吴里长的脸色吃饭。

这样,下午书和回来,我让他跟你去一趟城里,找找门路。”

陆青青见他赞成,觉得心里更安定了些。

但陆书和领着人出去一趟,还不知道几点回来。

陆青青想了想,说道:

“天明叔,如今建房的事急。

书和哥怕是还得好一会才能回来,我就不等他了。

等会,我和师父说一声,让师兄跟我一块去。”

陆天明点点头:

“那也行,这事能找到路子最好,找不到你也别有压力。

路上驾车别着急,若是天黑前回不来,就直接在城里住一晚。”

陆青青应下后,去找严师傅和几个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