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发现这间铺子多是卖一些热门诗集或是古籍之类的。
看内容,是偏向高端的。
其中,只有一小处位置,是放着启蒙书籍的。
但看包装和纸张的质量,也很是不错。
他翻开看了看,觉得其中一本的内容很是不错,适合刚开始学的大壮。
他下意识想喊掌柜的给他包起来,可在听到掌柜的跟旁边客人交谈,报出的一百两银子时。
他忽然意识到,如今自己怀里就只有二两银子。
这二两银子,还是大壮怕他没钱花,特意塞给他的。
而且,从陆老大的记忆来看,这二两银子在农家,不是个小数目了。
他不能这么任性的,把这钱随意花掉。
生平头一遭,王珪感受到了缺钱的难受。
正在他为难时,眼角余光看到了店铺正中挂着的一幅裱好的画。
他记忆力素来不错,饶是换了副身子,中间又隔了这几百年,他还是认出了这幅画。
这画是他二十岁那年所画,当时在文人中颇为受欢迎。
甚至,有富商为了走关系,出两千两来买他这幅画。
不过,当时的他根本不缺钱,自然也不会做出自降身价,售卖字画的举动。
但今时不同往日,眨眼间,王珪心里有了主意。
他见掌柜的还在忙,便又将铺子里的书籍都看了一遍。
见这间铺子里,除了他的这幅画外,还有一本他手抄过的古籍。
此时,这本古籍正被那个客人拿在手里翻看。
听着掌柜的将这本古籍一通夸,而后报价五百两,王珪暗暗摇头。
这本古籍的价值,可不止值五百两。
这本古籍,是他去宫里的藏书阁时,偶然找到的孤本。
因对其中的内容很是喜欢,他特意背下来后,回家誊抄了出来。
可以说,这本书最贵重的,是它内容的稀有。
而这掌柜的介绍许久,却把重点放在了誊抄人的身上。
听掌柜的话里意思,这书卖五百两,纯粹因为是他的手抄本,贵的是他的字迹。
那客人听了这一通介绍,竟真的打算买下。
掌柜的见状,顺势推荐起了挂着的那幅画。
听着掌柜的将那幅画,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最后报出了四千两的高价,王珪都不禁暗暗咋舌。
他倒是真没想到,这画如今竟这么值钱了。
不过,这样也好,他的笔墨能多卖些银钱,倒也免得大壮小小年纪,还要为生计烦忧。
王珪想好后,便收敛情绪,静静站在一旁。
等那客人离开后,掌柜的才注意到这个晒得黝黑的庄稼汉子。
看他的手上的老茧,就知道这人干惯了农活。
要知道,他们这书局,向来是文人雅士来往的地方。
至于这种庄稼汉子,鲜少有敢踏足进来的。
而眼前这个庄稼汉子,脸上的神情泰然自若,完全没有那种窘迫感。
掌柜的犹豫一息,还是上前问道:
“客官,可是要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