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您愿意雇佣她们,她们肯定都会卖力干活的。
每日您也不用给多了,只需要给十个铜板,不,八个就行。
您也知道,我们队伍如今刚逃荒过来,手里实在没啥银钱。
偏偏如今刚落户,花费银钱的地方又多,我......”
不待他继续说,陆青青开口打断道:
“王叔,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你们落户到宝山镇,咱们住的又这么近,以后就是邻居了。
珍娘她们的手艺,若是按日雇佣,实在是太让你们吃亏了。
我把想法跟你们说一下,你们看看若是愿意,咱们就这么办。
如今咱们这边若是租织机,都是半钱银子一个月。
我这边可以给租上织机,买上材料。
等你们织出来后,把绸缎卖给我。
其中垫付的银钱都从里边扣出来,剩下的便都是你们的。
如此,你们可愿意?”
王德茂几人都没想到,陆青青能做到这一步。
惊讶过后,王德茂想了想,开口道:
“陆姑娘,您是个敞亮人,愿意这么帮助我们。
我们队伍二十三口人,都感念您的恩情。
只是,我们也不能尽占您便宜。
您这边帮着租赁机子和材料,织出来的绸缎在扣除成本后,剩下的钱我们只收一半。
另一半,还请您务必收下。”
王德茂说着,深深鞠了一躬。
后边的妇人们见状,也都跟着鞠躬。
陆青青见状,忙避开这一礼后将人扶起来。
王德茂到底已经四五十岁了,在这个时代算得上老年人了。
这一礼,她可不能受。
至于她为什么这么帮这群人,一方面是她最近确实急需绸缎。
另一方面,则是她在王德茂身上,看到了陆天明的影子。
逃荒路上那么艰难,两个队伍都是靠领头人费尽心思护着,才能平安地走过来。
其间种种,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心酸。
如今她不怎么缺银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也不介意帮人家一把,结个善缘。
陆青青又推拒了一番,见王德茂几人坚持要给,便只应下了每人的第一匹绸缎。
有了第一匹绸缎的银钱,剩下的材料等物品,他们便可以自己购买了。
双方约定好,明儿一早陆青青带几人去租织机。
至于材料,陆青青这边之前多买了些,可以直接先给她们用着。
王德茂几人再三朝着陆青青道谢后,才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几个妇人因着找到了活计,很是高兴,叽叽喳喳的畅想着未来。
王德茂背着手在前头走着,在回到宅基地后,将队伍里的众人都喊了过来。
他将陆青青帮他们的事情说了后,着重叮嘱几个织娘及她们的家人。
务必记着人家的恩情,一定要好好干活。
几个妇人连带着她们的亲人,都齐齐应下。
眼见这件大事有了着落,王德茂稍微放松了些,便又跟汉子们商量起地里的活。
前些日子,汉子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地里,白天黑夜的在地里熬着干活。
几日下来,原本荒芜的田地上被修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