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江文岚背着行囊,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踏上了去京市周边山区的路。
她一路上走走停停,并不着急到达哪里,沿途遇到有需要的村民就停下来诊治。
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个外来的女医生还有些怀疑,但江文岚拿出随身携带的资格证,再加上精湛的医术和和蔼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她的名声也渐渐在新阳县周边山区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来找她看病。
江文岚在义诊的过程中,给村民把脉后,身体健康的就叮嘱他们注意饮食。有小毛病的,就开张方子,让他们自己去药店。有大问题的,就会找来家属,嘱咐对方赶紧去大医院给详细检查一下。
遇到孤寡老人或者家庭困难的患者,江文岚看对方无力承担药费,就会拿出自己做的药丸,收个几块钱意思一下就算了,甚至有时候根本不收钱,自己还自掏腰包,给对方买粮油衣服等物品。
江文岚现在不缺钱,药厂每年的分红和济远堂的分红,早就让她实现了财务自由。现在能为这些钱找到它能发挥的地方,江文岚觉得挺好的。
江文岚的义诊之旅不仅帮助了许多人,也找到了她自己新的人生方向,内心感到无比充实。
不过她一旦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长了,当地的医院和卫生系统的领导都会登门拜访。
毕竟她在京市第一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高层领导都知道有她这么一位医术精湛的中医国手。这些当地的医院领导知道她出现在当地义诊,都想请她去当地医院开个专家门诊,坐诊一段时间。
江文岚都拒绝了,她觉得在医院等病人上门,意义不大。毕竟人都来医院了,有医院的各种仪器和当地的医生,已经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可是很多人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在强撑着。有的人是怕出门去陌生的地方,有的是怕检查出更大的问题,有的人是家里没钱,或者就是怕花钱。
江文岚觉得这部分人才是她到处义诊的目标。
不过当地的医生如果向她请教问题,或者是疑难病例,她还是很愿意和对方一起探讨的。
江文岚之所以没有跑到外省市,完全是因为江母和公婆年龄大了,离家太远,她怕自己来不及赶回来。
现在这样就挺好,转完新阳县的山区,她就去森庆县的山区转转。
到了周末,她还是会跟沈明修一起回到南阳村。
三位老人都长住南阳村,即使江文岚和沈明修一再邀请他们去三进院住,三人都拒绝了。认为城里人太多,住的不舒坦。
沈父沈母也是习惯了在村里住,反正过年儿子儿媳都会回来,还有孙子孙女,有孩子在的地方就是家,他们在村里住的更舒心一些。
江文岚现在的状态也像是在上班,周一到周五去山区给村民义诊。周末回村里陪自己妈妈和公婆,给南阳村的村民义诊。
虽然也是忙的团团转,可是没有在医院上班时的压力,现在的生活更加随心所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