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肃王李璇(2 / 2)

“也是,王云知为人谨慎,即便他真的跟那位同谋了,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紫云山那位出现在这种场合的。”

昨日沈庭之只是惊奇,紫云山的那位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并没有深究这其中的奥秘,如今听沈天娇这么一说,他顿时茅塞顿开什么都明白了。

“娇娇,你刚才说他是来求救的,他来求的是什么?”

“哼!这事说起来可就长了,李宪这个人你知道吗?”

沈天娇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肃王李璇,不过是上京众多蒙族荫庇护,世袭王位的其中之一的一个闲散王爷罢了。

他这一生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大功但是也没有出什么大错。

沈天娇之所以知道他,不过是因为以前李璇的王妃,是刘太后的本家妹妹,经常会进宫给刘太后请安罢了。

若不是今日听了李子言的话,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名不经传,丢在众多皇亲贵胄堆里,毫不显眼的人,竟然还会有这样大的野心呢?

“李璇?”沈庭之低头想了一下,说道:“他的王妃不就是刘太后的本家妹妹吗?”

“当年他儿子在上京城的闹市中,纵马狂奔伤了不少人,还有一个被他骑的马踏死的。”

“这件事当时在上京闹的沸沸扬扬的,很多朝廷官员都上书,要求将他儿子问罪处死。”

“但是当时还不是太后的刘贵妃极力反对,在先帝面前哭闹不止,再加上当年先帝能够坐稳皇位,刘家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刘太后的哥哥,当年就是为了救先帝被李朝晖的人杀死的。”

“所以先帝为了弥补对刘家的亏欠,顶着巨大的压力,将这件事不了了之的。”

当年那件事在上京可是闹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那时候沈家三兄弟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因为那件事闹的挺大的,所以他们也是知道的。

“李璇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紫云山那位的长孙,那女人如今把紫云山搞的是鸡犬不宁,连人命都弄出来了。”

“她一个弱女子,就算是再厉害背后没有人给她撑腰,她能做的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分明就是那个李璇在背后捣的鬼,他想要整垮紫云山的那位,独占那位的家业罢了。”

“他虽是个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但是他祖上的产业颇多,即便是他挥霍无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挥霍完的。”

“那么他想要那么多的钱做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一个不缺钱的人,却想要更多的钱,为什么?因为他必有图谋。

而且他图谋的这件事,还不是小事,是需要有大量的钱财来做后援的事情。

那么如此说来,这件事就只是造反了。

毕竟李璇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不可能只是为了李宪的钱的。

李宪如今虽说是个无权无势的富贵闲人,但是他毕竟身份特殊,李璇敢这么动他,也只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李璇所谋的事情,一定是图谋不轨的事情。

“啊!”沈天娇的话让沈庭之都无语了,怎么现在在云离是个人,都想要造反谋逆呢?

这难道真如坊间传闻说的那样,云离的气数将尽,所以才会各处反叛不断的?

想到这里沈庭之不由得担忧了起来,万一那坊间的传闻是真的,那么他妹妹和外甥又该如何自处呢?

收起自己的担忧,沈庭之看向沈天娇问道:“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沈庭之知道,沈天娇心里此时必定有了主意。

“我在想该如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把这件事解决了,既能保全紫云山那位的体面,又能不动声色的把李璇给收拾了。”

“现在正值紧要关头,为了不动摇人心,所以不能动刀兵。”

“但是李璇既然敢存这样的心思,那么想必他也是早有准备,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我们若是贸然出手,只怕不但不能够成事,反而会受其害得不偿失啊。”

沈天娇现在考虑问题,是要顾全大局,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漏掉了一个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就有可能会陷入困境。

“这有什么难的,自古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住了李璇,还怕他手底下的那些人作乱不成?”

自古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官场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控制住领头的那个,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沈庭之既上过战场,又在官场上立足,所以他最深谙这其中的道理。

“你的意思是咱们做个局,引李璇来入局,然后将他控制住,这样就能把事情彻底解决掉。”

这个计谋沈天娇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她现在怕的就是李璇还有同谋。

如果李璇还有同谋的话,那么即便是他们控制住了李璇,却依然不能够阻止这场叛乱的发生。

见沈天娇皱眉凝思不语,沈庭之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了。

“目前我们还不需要担心同谋的事情,毕竟如果李璇被我们控制的话,他即使有同谋,他的那个同谋也不敢轻易动手的。”

“只要他的那个同谋不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那么等李朝晖的事情结束了之后,想要收拾他,岂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不过我们现在对李璇这个人不了解,想要引他入局,必须要找一个人帮忙才行。”

“找一个人帮忙,这人是谁?”

沈天娇听了沈庭之的话,也觉得自己有些多虑了。

“王恒山的夫人李姝。”

这个答案倒是,很出乎沈天娇的意料之外了,“她能帮上什么忙?”

“她能帮的忙可大了,你不知道李姝可是李璇的亲妹妹。”

“她可是肃王府的嫡女,当年她可是下嫁给王恒山的。”

相对于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沈天娇,沈庭之早些年在上京可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关于各府里的一些事情他还是了解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