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现最近形势变化的人,都有些紧绷。
私下忙碌着,等待事态的明朗。
而与此无关的人家,日子照过。
天冷了,墨帆要娶媳妇了。
周九要回家备嫁。这些日子,她又收了不少东西,整理好,记了账,先封存在这儿。等成亲了,直接拉到墨家去。
东西整齐的堆在一起,而她起居所用的那些,包装衣橱,都空了。
李湘陵来了,默默的看着,她明白九姨一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住了。
周家,也没有她了。
母亲什么样,她全无记忆。自打记事起,就是九姨在陪着自己,两个人相依为命。这种分别,不是她这个年龄能承受得住的,呜呜的哭了起来。
而周九的情绪也很激动,她也一样舍不得湘湘。
直到要嫁了,她才突然感觉到幸运,自己并没外嫁,还能继续的照顾湘湘。湘湘也很幸运,遇到了墨伊这个继母。
否则,那么小的姑娘,留在王府,占着嫡长女的身份,怎么能让人放心?
墨伊来的时候,就看到抱头痛哭的二人,她却笑了:“湘湘,墨家也算是你的外家啊。等你父王回来,一切都安定了。你若愿意,可以随时去墨家住。”
阿九给湘湘擦着眼泪,脸微红的说:“是啊,湘湘。娘娘说的对。”
“只要,你不嫌墨家房子破烂就是……”墨伊继续逗湘湘。
“怎么会?”湘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上去墨家看完新房,回来,她跟九姨抱怨墨家院子房子都挺破,估计被母妃知道了。
“母妃……湘湘很喜欢在墨家吃饭。”李湘陵说。
这话让墨伊很有些意外,在她的印象里,这小姑娘,还没这样自然的称呼过她呢。
怕说出来,她会不好意思,只接着说:“你九姨的婆婆,非常能干,心思又细,会过日子……能用有限的银子,尽量的让大家吃的好些。”
周九眨着美丽的眼睛,看着墨伊,成了亲,就要跟婆婆和大姑姐,还有婶娘什么的朝夕相处了。真有些紧张……
墨伊看出来了,叹道:“现在的房子你们还瞧着破旧……可原来的墨家,比现在还差呢。墨家三房搬出去,才空出了不少地方。我最早住的屋子……也没个院子,整个冬天都见到不到阳光。”
她边回忆边说:“那个时候,如果大伯有应酬不在家用饭,就吃的特别简单。豆子粥,咸菜,馒头,豆腐,夏天的时候有青菜,冬天的时候就只有咸萝卜。顶多再加上些咸蛋、煮蛋什么的。”
周九和李湘陵在周家生活时,只是精神上感到压抑,但生活品质并不差。
饭食很精致,日常用品齐全,都不用周家准备,包括冬天的银丝炭。到了日子,王府就足量的送去。
所以,墨伊说的这些事,她们根本就不知道。
两个人,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有时,二哥和墨宝也要跟着吃……他们是男孩子,没肉怎么行?尤其是墨宝,最馋。我母亲,就买些酱肉、烧鸡,肉肠什么的,加个菜。但多数时候,都是用盘子装好,放在二哥和墨宝面前的,只让他们俩吃……我们,都看着!”
她说这个时候,带着好玩的笑。
周九和湘湘,眼睛都瞪得溜圆:还有这样的事?!
要真有……娘娘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其实我母亲,倒不算小气。只是三婶……也就是墨媛她娘,光吃不买不说,还要说嘴……母亲不高兴了,索性就只给男孩子吃,让她和墨媛看着。我们姐妹,是受连累的。”
说完,墨伊就又笑了起来。
那些曾经让她十分困惑和难过的事,现在却能当笑话说了。一两年前过的日子,可现在一想,仿佛已经过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