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叫《乡村教师》,乍看之下,谁都不会觉得它与科幻有关,当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本书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科幻元素。”
“故事背景设定在咱们华国黄土高原的贫困山村,主角是位李姓老师。
他身患绝症,书中描述好像是食道癌晚期。
即便如此,李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坚持为学生授课。
他强忍着病痛,讲授牛顿三大定律,最终在简陋的校舍中离世。
李老师一生扎根乡村,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甚至为保护校舍与村民发生冲突。
他的奉献,深刻地反映出乡村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资源极度匮乏、愚昧迷信之风盛行、社会关注度严重不足,但知识的传递,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另一条故事线就与科幻紧密相连了。
在银河系的中心,高等文明的碳基联邦为了对抗同样高等文明的硅基帝国,计划摧毁低文明恒星系,以此建立隔离带。
蓝星由于未检测到3C级以上文明,被列为低等文明,成为了被摧毁的目标。
碳基舰队随机抽取蓝星30个点进行文明测试,恰好覆盖了李老师所在的学校。
学生们在睡梦中,凭借刚学到的牛顿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公式)答对了测试题,使得地球被判定为3C级文明,从而免于毁灭……”
余顺讲完,在场的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中影的韩三爷率先激动地拍案而起,说道:“余少,这个本子,我们中影投了。”
“哈哈,三爷,您误会了,这个本子不在我这儿,您应该去和刘慈欣老师联系。
我估计版权应该还在他手上,而且刘老师有很多作品都适合改编成电影,我只是拿这一部作品举个例子而已。”
听到余顺的话,各个影视公司的人都心动起来。
《乡村教师》韩三爷说要投,没人会与他争抢,可余少不是说了嘛,刘老师还有许多其他作品!
接着,余顺转过头,举起酒杯,向正在听翻译讲述刚才交谈内容的欧美电影人示意,切换成英语说道:“刘慈欣先生是我们华国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家,欢迎大家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
随后,余顺又对卡梅隆说道:“卡梅隆先生,我在拍摄《火星救援》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想稍后单独与您喝上一杯,探讨一下,不知能否赏脸?”
卡梅隆受宠若惊。
以余顺这几年连续几部电影所展现出的强劲势头,说他与自己是并驾齐驱的大导演,一点也不为过。
关键是余顺不仅是导演,还是资本大鳄。
自己要拍摄一部电影,虽说名头响亮,但仍需要四处拉投资,游说那些影视公司老板。
而余顺却随时都能开拍,放出的部分投资份额,都会被全球影视公司老板们哄抢。
卡梅隆欣然举杯,说道:“OK,荣幸之至,我随时都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