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切回观察室。
最终由林茂率先开口打破沉默:
“从节目里能明显感受到,遇臣身上有种很矛盾的特质。他今年才24岁,我很少在这样年龄阶段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给自己负担如此重的人。
从卿姐,包括思睿、如初刚才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遇臣从小就活在‘被依赖’的环境里。
每个人都有被需要感,我想问问两位专业人士,像遇臣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度了呢?”
苏观温和地点点头:“有时候‘过度责任’其实是把自己架在了完美人设的位置上。当然,我仅针对当前观看过的片段以及了解的片面信息进行分析。
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从我的角度观察,我觉得遇臣将自己的心理绷得过紧,他害怕让任何人失望,本质上是害怕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就像他说学习情感表达,其实是在担心真实的自己不值得被喜欢。
非常没有安全感和不自信的表现。
刚才林老师说他身上有种很矛盾的特质,也正是我奇怪的地方。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贺遇臣的优秀,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他产生这样的负面想法呢?”
杨巍说道:“从社会角色来看,他长期处于‘领导者’和‘保护者’的位置,这种身份会逐渐内化成自我认知。他习惯了照顾别人,却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顾。弟弟妹妹依赖他,团队需要他掌舵,粉丝期待他完美……这些期待像一张网,让他很难卸下防备。
但同时,我觉得他是有些享受被依赖的感觉的。”
杨巍观察地仔细,从队友们与他的通话,一边的“喋喋不休”,一边看似冷漠却放松地整理家务。
再到后面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们聊天时,放松的姿态。
都可以看出贺遇臣看似独立强硬,内心十分柔软。
这种‘被需要’的热闹,才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
只是他习惯了用克制包裹这份渴望。
似乎因为某些原因,内心在告诉自己,不可以贪求,不可以失控。
“亲人朋友的亲近会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身体的诚实骗不了人。他和亲近的人相处时,非常松弛。
我发现他有一些小动作,比方说捏捏弟弟的脖子,或者拍拍他们的头,都是卸下防备的信号。
就像傲娇的小猫,终于愿意在信任的人面前摊开柔软肚皮。他不是不习惯这种亲近,而是太久没机会练习如何自然接纳。”
他对粉丝的回信,其实也是在回应‘被需要’。用这种方式,确认自己是被需要的。
是了,他始终在‘扮演正常’和‘接纳自我’之间拉扯。
“臣臣小时候,我们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后来不知怎么,家里对他的期望就越来越高了。到现在,我只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快乐。”
舒毓卿从丈夫、公公和小叔子的态度中察觉,上面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儿子。
他们内心或许还存在着一些念头,但作为母亲,她一点也不想。
就当她自私好了,只想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
“其实卿姐不用太在意这一点。他享受被依赖的感觉,这让他确认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无意义的,那才是最让人觉得恐怖的。
【觉得臣哥有点拧巴……】
【非常没有安全感我可以理解,不自信?天呐!臣哥!你这样都不自信,那我这种米虫怎么办!】
【卿姐的话咋有点难懂?】
【有什么好难懂的,大约是因为一些原因,臣哥生病了,现在只祈求臣哥能健康吧。】
【怎么快快乐乐的,一到臣哥这儿气氛这么凝重?】
【什么时候才能说一说臣哥的心事啊?你们没发现其他几个小子的后期单采很多,臣哥就直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