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能下定论。”陈轩摇头,“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检测。”
二、科技与传统的结合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陈轩团队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对瓷瓶进行检测。
超景深显微镜下,他们发现釉面气泡的分布与雍正时期的标准样本有所不同;无损探伤仪则显示瓶体内部有一处细微的密度异常;而拉曼光谱分析则在蓝色颜料中检测到了一种现代才开始使用的化学物质。
“这些发现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件瓷瓶有问题。”苏晴汇总完所有数据后说道,“但问题是,它的胎体、大部分釉面和绘画技法又都非常符合雍正时期的特征。”
陈轩陷入了沉思。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件曾经鉴定过的古瓷影像。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苏晴,你还记得我们去年在江南民间见到的那件‘拼接瓷’吗?”
苏晴立刻明白了陈轩的意思:“您是说,这件瓷瓶可能是用古瓷的残片拼接而成,然后再进行修补和彩绘?”
“有这种可能。”陈轩点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它既有古代特征,又有现代元素。”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陈轩决定运用最传统也最考验功力的方法——“手摸眼观”。
他轻轻抚摸着瓷瓶的每一寸表面,感受着釉面的触感变化;又用特殊角度观察瓷瓶的光泽,寻找着细微的差异。
“找到了!”突然,陈轩的眼睛亮了起来,“在瓶口内侧,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接缝痕迹。如果不仔细触摸,根本发现不了。”
小林立刻用高分辨率相机对瓶口进行拍摄,放大后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了那道细微的接缝。
李馆长的脸色彻底变了:“这么说,这确实是一件拼接的赝品?可捐赠人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这可如何是好?”
陈轩沉思片刻,说道:“李馆长,我理解您的难处。但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专业和诚信。我建议您先不要声张,我们会出具一份详细的鉴定报告,您可以拿着报告与捐赠人沟通。”
李馆长点头:“也只能这样了。感谢你们的专业帮助,否则我们博物馆就要闹笑话了。”
三、意外发现
就在众人准备收拾设备离开时,小林突然惊呼一声:“陈老师,您快来看这个!”
陈轩走过去,只见小林在电脑上放大了瓷瓶底部的一张照片。在放大镜下,底足处的青花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个字中,“雍”字的写法与标准样本略有不同。
“这是……”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立刻取出玄鉴镜,仔细观察底足。在玄鉴镜的特殊光线下,他发现“雍”字的最后一笔似乎是后来补写的,与其他笔画的光泽略有不同。
“这就有意思了。”陈轩嘴角微微上扬,“看来这件瓷瓶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苏晴不解地问道:“您的意思是?”
“如果只是简单的拼接赝品,造假者没必要在款识上做手脚。”陈轩分析道,“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件瓷瓶的底足是来自另一件器物,而且可能是一件价值更高的真品。”
李馆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您是说,我们可能误打误撞地发现了一件被改头换面的国宝?”
“有这种可能。”陈轩点头,“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四、背后的故事
当天晚上,陈轩团队回到“玄山堂”,立刻开始查阅相关资料。
经过几个小时的研究,他们在一本罕见的清宫档案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雍正年间,确实有一批珐琅彩瓷因为烧制过程中出现瑕疵而被销毁。但档案中提到,有几件“黄地花鸟纹瓶”因为瑕疵不明显而被秘密保留下来,后来不知所踪。
“难道这件瓷瓶就是其中之一?”小林兴奋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陈轩却冷静地摇了摇头:“还不能确定。即使底足是真品,瓶身也可能是后来拼接的。我们需要找到更多证据。”
就在这时,老赵打来电话:“陈轩,我查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件瓷瓶的捐赠人,几年前曾经涉及一桩文物走私案,但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陈轩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看来这件瓷瓶背后,确实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五、艰难的决定
第二天,陈轩团队再次来到首都博物馆,准备进行最后的考证。
经过一整天的仔细检测和研究,他们终于得出了结论:这件瓷瓶的底足确实是雍正时期的真品,但瓶身则是由几件不同时期的瓷片拼接而成,并且经过了现代技术的修复和彩绘。
“这么说,这是一件‘半真半假’的器物?”李馆长问道,脸上写满了困惑。
陈轩点头:“可以这么说。它既有古代的真品元素,又包含了现代的造假成分。这种情况在文物鉴定中非常罕见,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件器物?”李馆长问道,“如果按照赝品处理,可能会错过一件有价值的文物;但如果当作真品收藏,又可能会误导公众。”
陈轩沉思良久,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如实公布鉴定结果。这件器物虽然不是完整的真品,但它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依然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特殊案例,向公众展示文物造假的复杂性,提高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
李馆长点头赞同:“您说得对。我们应该以专业的态度面对这件事,让公众了解文物鉴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六、新的挑战
当陈轩团队准备离开博物馆时,李馆长突然叫住了他们:“陈老师,还有一件事想麻烦你们。我们博物馆即将举办一场大型的国际文物交流展,其中有几件展品也存在一些疑点。希望你们能帮忙鉴定一下。”
陈轩微笑着点头:“没问题。这正是我们玄山鉴宝联盟的使命所在。”
走出博物馆,夜色已经降临。陈轩抬头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我们的路,还很长啊。”他轻声说道。
苏晴和小林相视一笑,坚定地说道:“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我们都会与您并肩作战!”
陈轩点了点头,转身向“玄山堂”的方向走去。在他身后,首都博物馆的灯光依旧明亮,仿佛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