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初战告捷,信心倍增
清晨的阳光透过博物馆的高窗,洒在大理石地面上,映出一片温暖的金色。陈轩站在展厅中央,目光扫过那些即将展出的捐赠文物,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陈专家,这就是全部的展品了。\"博物馆的李主任陪同在侧,神情中带着一丝紧张,\"今天是媒体预览日,明天正式开展,您看……\"
陈轩点点头:\"我明白,今天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他从随身的包里取出玄鉴镜,这面古朴的铜镜在阳光下泛起柔和的光。陈轩深吸一口气,天眼之力缓缓运转,镜面泛起一层淡淡的雾气。
\"我们从这边开始吧。\"陈轩指向左侧的瓷器展区。
第一件展品是一对清代青花梅瓶,造型优美,釉色温润。陈轩仔细观察片刻,又用玄鉴镜轻轻一照,镜面上浮现出淡淡的青色光晕。
\"这对梅瓶是真品,而且保存完好,难得一见。\"陈轩微笑着说。
李主任松了口气:\"太好了,这是一位老先生捐赠的,他可是我们馆的常客。\"
继续前行,陈轩在一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前停下了脚步。这件瓷器胎质细腻,釉面光洁,青花发色浓艳,看起来无可挑剔。
然而,当陈轩用玄鉴镜观察时,镜面上却浮现出一抹极淡的红色,一闪而逝。
\"有问题。\"陈轩轻声道。
李主任立刻紧张起来:\"什么问题?这件可是捐赠清单上最珍贵的一件!\"
陈轩没有回答,而是从工具箱中取出放大镜,仔细观察杯底的款识。永乐青花的款识\"永乐年制\"四字潇洒飘逸,而眼前这件的款识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但\"乐\"字的最后一笔略显僵硬。
\"这是一件高仿品。\"陈轩抬起头,\"仿得非常好,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仿品终究是仿品,细节上总有破绽。\"
\"您确定吗?\"李主任的声音有些颤抖,\"这可是要展出的重点文物啊!\"
陈轩理解李主任的担忧,他取出一个小型便携光谱仪,对准瓷器的釉面进行检测。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釉面中含有微量的现代化学物质,这在明代永乐年间的瓷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李主任,我很确定。\"陈轩收起仪器,\"这是一件现代高仿品,仿制水平相当高,应该是出自某个专业的造假团伙之手。\"
李主任脸色大变,立刻拿起对讲机:\"紧急情况!请安保人员立即封锁A展区,所有媒体暂时不要靠近!\"
展厅内顿时一片混乱,记者们纷纷抗议,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陈轩冷静地走到一旁,拨通了苏晴的电话。
\"苏晴,我们可能遇到大麻烦了。\"陈轩简要说明了情况,\"我需要你帮忙调查一下这件文物的捐赠者背景。\"
\"收到。\"电话那头的苏晴立刻行动起来,\"我会尽快给你答复。\"
挂断电话后,陈轩又联系了小林:\"拍卖行那边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异常情况?\"小林一头雾水,\"没有啊,怎么了?\"
陈轩将博物馆的情况告诉了小林,小林立刻警觉起来:\"我明白了,你怀疑这和我们之前遇到的文物造假集团有关?\"
\"很有可能。\"陈轩沉声道,\"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遇到如此高水平的仿品了,背后肯定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运作。\"
就在这时,李主任匆匆走来:\"陈专家,媒体那边我已经安抚住了,暂时对外宣称是展品需要调整。但馆长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详细的鉴定报告,最好能指出这件仿品的具体破绽,以便我们向捐赠者解释。\"
陈轩点点头:\"我会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同时,我建议你们加强安保措施,这件仿品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陈轩忙着撰写鉴定报告,指出了这件高仿永乐青花压手杯的几处关键破绽:款识笔法僵硬、釉面含有现代化学物质、青花发色虽然浓艳但缺乏明代永乐青花特有的晕散感。
报告完成后,陈轩正准备交给李主任,苏晴的电话打了进来。
\"陈轩,我查到了一些有趣的信息。\"苏晴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这件文物的捐赠者是一位名叫赵建国的老先生,表面上是一位退休教师,但实际上他与几家古董拍卖公司有着密切联系。更有趣的是,其中一家拍卖公司去年曾卷入一起文物造假案!\"
陈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看来我们找对方向了。苏晴,继续调查这位赵老先生,看看他和那些拍卖公司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没问题。\"苏晴答应道,\"不过你要小心,这个人背景不简单。\"
挂断电话后,陈轩陷入沉思。如果这位赵老先生真的与文物造假集团有关,那么他捐赠高仿品给博物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测试博物馆的鉴定能力,还是有其他更深层的阴谋?
就在这时,展厅外传来一阵骚动。陈轩和李主任急忙出去查看,只见一群记者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进行采访。
\"这位就是赵建国老先生,\"李主任低声道,\"今天是媒体预览日,他作为重要捐赠者被邀请来参观。\"
陈轩的目光落在赵老先生身上,只见他精神矍铄,谈吐优雅,丝毫看不出与文物造假集团有任何关联。但陈轩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老人绝不简单。
\"陈专家,您能过来一下吗?\"馆长的声音打断了陈轩的思绪,\"赵老先生听说您是这次展览的鉴定专家,想要认识一下。\"
陈轩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走上前去:\"赵老先生,您好,我是陈轩。\"
\"久仰大名!\"赵老先生热情地握住陈轩的手,\"我对您在文物鉴定方面的造诣早有耳闻,今天能见到您真是荣幸。\"
\"赵老先生过奖了。\"陈轩微笑着回应,\"您捐赠的文物非常珍贵,为博物馆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人寒暄了几句,赵老先生突然话锋一转:\"听说今天展厅里出了点小意外?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陈轩心中一凛,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没什么大事,只是一件展品需要做些调整。赵老先生不必担心。\"
赵老先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陈轩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判断陈轩是否在隐瞒什么。然后,他微笑着转身离开了。
看着赵老先生的背影,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更加确信,这个看似慈祥的老人,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天晚上,博物馆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暂时撤下那件高仿品,并对所有捐赠文物进行重新鉴定。馆长对陈轩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并提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意向。
\"陈专家,您的专业水平令人敬佩。\"馆长真诚地说,\"如果您愿意,我们希望聘请您为博物馆的客座研究员,定期来馆里指导工作。\"
陈轩欣然接受:\"我很荣幸能为博物馆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结束后,陈轩走出博物馆,夜色已深,城市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陈轩。\"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有什么事吗?\"
\"我需要你帮我调查一个人。\"陈轩沉声说,\"赵建国,表面上是退休教师,实际上与多家古董拍卖公司有联系。我怀疑他与一个庞大的文物造假集团有关。\"
\"我明白了。\"电话那头的人说,\"给我几天时间,我会给你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
挂断电话后,陈轩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二天一早,陈轩收到了苏晴的最新调查结果。赵建国果然不简单,他不仅与多家拍卖公司有联系,还曾多次出国,目的地都是一些文物走私猖獗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苏晴发现,赵建国与一个代号\"黑鸢\"的神秘人物有过多次接触。
\"黑鸢?\"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看来我们终于接近真相了。\"
就在这时,小林打来电话,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陈轩,好消息!我们拍卖行刚刚收到一批非常珍贵的文物,据说是一位海外收藏家捐赠的。馆长希望您能过来帮忙鉴定一下。\"
陈轩答应道:\"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后,陈轩的嘴角微微上扬。他有一种预感,这次拍卖行的发现,可能会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
当陈轩赶到拍卖行时,小林已经在门口等候。两人快步走进库房,小林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一件精美的唐代三彩马。
陈轩仔细观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件唐三彩马是真品,而且保存完好,非常珍贵!\"
小林兴奋地说:\"我就知道您会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捐赠这批文物的海外收藏家,据说与'黑鸢'有过接触!\"
陈轩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看来我们的调查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小林,我需要你帮我联系这位收藏家,看看能否安排一次见面。\"
\"没问题!\"小林满口答应,\"我会尽快给您答复。\"
离开拍卖行后,陈轩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兴奋。他知道,自己离揭开那个庞大的文物造假集团的神秘面纱已经越来越近了。
然而,陈轩也清楚,随着调查的深入,危险也会越来越大。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不会退缩。
因为他知道,守护文物,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回到家后,陈轩将今天的发现整理成一份报告,发送给了博物馆和警方。然后,他取出青铜三目佩,放在手心。
\"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陈轩轻声说,\"但我有种预感,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青铜三目佩在陈轩的手中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他的话。陈轩知道,这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正在等待着他。但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他都将勇往直前。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苏晴、小林这样的伙伴,还有无数关心和支持他的人。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夜深人静,陈轩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赵老先生慈祥的面孔、黑鸢的神秘身影,以及那些珍贵文物背后隐藏的秘密。
他知道,明天将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房间里,为陈轩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在这宁静的夜晚,陈轩默默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要揭开那个庞大文物造假集团的真面目,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个昏暗的房间里,一个身影正站在窗前,望着陈轩家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陈轩,游戏才刚刚开始。\"那人低声说道,手中把玩着一枚雕刻着黑鸢图案的印章,\"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大本事。\"
月光下,印章上的黑鸢图案仿佛活了过来,展翅欲飞,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展开。
第1014章 三目共鸣,神秘坐标
清晨的阳光透过博物馆的高窗,洒在陈轩面前的长桌上。古籍残卷被小心地摊开,泛着岁月的光泽。李主任和几位专家围在一旁,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