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草村(1 / 2)

每个部落对巫以及祭祀都非常重视,能够派巫——尤其是熊部落的大巫师到访,对白河诸部来说,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足以证明熊部落对他们的重视。

倒不是说熊洪去他们就不重视了,而是熊洪本身就需要在部落和部落之间去进行物资交换、人员往来这些具体的事情,而对于祭祀方面的研究,的确没有熊巫清楚。

不过有了这两年熊洪的“物资”支援,加上熊巫的“外交”手段,让熊巫去跟这些部落的巫们打交道,再加上部落在后面继续提供物资、技术支持,相信融合起来的困难就会少上很多。

另外熊洪也有自己的计划,今年最主要还是对南方的探索,以及对凌河下游的继续追探。

凌河和白河在河口营地那边交汇后往东偏南的方向流去,但部落的探索只到达河口营地,再往东,就没有怎么过去了,只有熊土在去年的时候,沿着河口营地往东行驶了一段距离,但也不长。

故而等再过两天凌河水位上涨的平稳后,自己会带着人沿河而下,去探索凌河最终流入哪里。

“行啊,这段时间我也准备去探索探索,部落不能没有人在,要不等我从凌河下游回来,你再跟貊巫他们一起沿着陆路去貊林诸部?”

熊部落的发展正是关键的时期,而族长和巫同时不在部落,会有怎样的“轰动”,连熊洪都不敢保证。故而为了部落的稳定,熊部落必须得有一个“首领”在部落里,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嗯,我倒并不是很着急,而且部落的春耕、养殖、围墙的建设,在没有安排好之前,我也放心不下,一直到夏季,我估计都没办法安心离开,”熊巫伸手擦了一把汗,甩到田地里,“族长先去探查一下吧,等你回来,我再过去。”

熊洪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熊巫为了了解沿途的建设情况,特意经陆路行动,回来的时候则跟随水鱼他们的船只而动,这就需要准备非常多的物资,别的不说,光是准备牛车、马车以及沿途的食物,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至少要等到四月中旬,所有村子的春耕工作都结束,这些村子才能抽调出人手,来帮助熊巫往东边运输物资。

而熊洪的探索就会快很多,反正是沿河而下,有船只的运载量,后勤基本不用操心,另外,水运的速度要比陆运更快,就算是发现或者需要什么东西,熊洪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人手和资源。

“族长,大巫师,今日耕种的速度要比前两年快很多,”石雪高兴地来到宗庙,向大巫师和熊洪报喜,“一天的时间,我们便将南部耕作区的一千亩粟田全部耕种完毕,按照这样的速度,估计只要小半个月,东部低地、土丘农耕区的土地,就能全部完成耕种。”

“好,就保持这个速度就行,每块地都要检查一下,看一看堆垄是不是达到要求的高度。”熊洪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农耕队能够取得这样的高效,其实没有多少意外。

毕竟今年耕种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熊部落从几年前就开始种植的“熟田”,田地里早就没有什么树枝树根,连大一些的石块老早都被清理了出去;

而且这些“熟田”,经过这两三年的耕种,表层非常松软,外加去年秋耕和冬耕,期间经常来洒草木灰和堆肥,甚至用耙子耙一遍,都能直接起垄。这种土地土壤肥力高不说,耕种起来自然是要比刚刚开垦的生地要高效不少。

况且今年种植的土地只有一万五千亩,剩下的近一万亩土地,都休耕在那,洒上了苜蓿草籽,不仅能养地,还能给牲口提供一些饲料。

发现今年的耕种工作要比去年轻松很多,熊石和石雪已经在安排去支援其他村子的队伍了。

“等部落这边的土地耕种的差不多,你就可以让耕种队的人去其他村子,帮助他们把各个村子的春耕也做起来,”

每年春耕的时候,本部这边都会安排农耕队去帮助这些村子进行春耕和播种,尤其是今年要求条播和部分垄耕之后,压力就从本部这边传递到了各个村子。

“好的族长,每个村子应该已经开始进行耕种准备了,我们的时间还算充足。”石雪一想到现在的速度,对其他村子的耕种面积,也没有了去年的紧张,去年因为自己刚刚生产,无法去各个村子,而今年孩子也大了,扔到部落的“婴儿室”里,自然有人照顾。

“嗯,如此也好,看来我们让这些村子每年进行秋耕冬耕,是个很正确的决定。”

……

“族长让我们秋耕,现在看来真是正确无比。”

草根感慨地看着村子不远处的耕地,由于去年秋收后便犁过了一遍,再加上土壤上冻前又带着人疏松了一次,积雪融化后,土壤上面开始长满了嫩绿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