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实战演练(1 / 2)

又是一个训练日结束的夜晚,露娜再次应邀与塔里克亲王共进晚餐。

氛围依旧古怪而奢华。

“看来训练颇有成效,少校。”

亲王优雅地切着盘中的小羊排,“尤其是那个……加沙小子,叫易普拉欣是吧?很有点意思。听说进步很快?”

露娜放下刀叉,谨慎地回答:

“他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学习欲望。是个好苗子。但距离一名合格的特种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意志力……嗯,确实可贵。”

亲王抿了一口饮料,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谈论天气,“不过,再好的苗子,也需要最好的土壤和肥料,不是吗?”

他挥手指了指周围,“看看这些,最好的装备,无限的资源……我投入如此巨大,自然是希望看到回报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却又令人不适的语调:

“少校,你是我见过最专业的人。我相信你的能力。所以,有些事我也不想瞒你。王国的情况……很复杂。国防部里,盯着这个项目的人很多。我们需要尽快出成绩,拿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一次漂亮的公开演习?或者,处理掉一些边境上的‘小麻烦’?这样才能堵住那些闲言碎语,也让我的后续投入……更有说服力,你明白吗?”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至于过程中的一些‘损耗’……尤其是那些外籍的,就像我之前说的,不必太过拘泥。他们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最终的成功服务。必要的时候,一些……高风险的实战化演练,也是可以考虑的嘛。毕竟,温室里可养不出真正的恶狼。”

这番话让露娜的心沉了下去。

亲王看似支持,实则急功近利,甚至暗示可以不择手段,罔顾学员生命安全来快速换取“政绩”。

这更加深了她之前的怀疑——

如此不计成本地投入,其目的可能并不纯粹是为了打造精锐,或许更是为了掩盖庞大的资金流向,为他个人或某些势力牟利创造借口和“业绩”。

那些源源不断运来的新装备,那些说建就建的设施,背后恐怕远非“支持训练”那么简单。

“殿下,”露娜保持冷静,语气公事公办,“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需要时间和平格的训练周期。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任务失败和难以承受的损失。我会按照既定计划推进训练,确保他们在具备相应能力后,再执行实际任务。”

亲王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但很快恢复如常:

“当然,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我只是提供一些……战略层面的建议。好了,不说这些了,尝尝这道甜品,从卡塔尔空运来的……”

晚餐在一种表面和谐、实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

露娜离开别墅时,沙漠的夜风冰冷,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疑虑和沉重。

第二天,亲王承诺的新一批GtI制式装备果然准时运抵,规模比上次更大,甚至包括了一些还在试验阶段的新型号单兵无人机和电子战设备。

学员们再次骚动起来,眼神热切。

然而,露娜的命令依旧冰冷无情:

“所有人!继续使用现有装备!直到达到报废标准!新装备入库封存!”

“顾问阁下!”

一名沙特籍学员忍不住喊道,“我们的旧‘神盾’能源效率已经下降很多了,续航跟不上训练强度了!为什么不能用新的?”

露娜走到他面前,目光如炬:

“续航跟不上?那是你能量管理不过关!为什么别人能完成训练任务,你就不行?装备只是工具!真正的强大在于使用工具的人!等你什么时候能不依赖外骨骼超额完成所有体能项目,再来跟我谈新装备!”

她转身面对所有人,声音传遍整个训练场: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想着换上最新最好的装备,自己就能立刻变强?做梦!看看你们手里的枪!才打了多少子弹?枪感练出来了吗?故障排除熟练了吗?不同环境下的弹道摸清了吗?”

她指着那些崭新的装备:

“这些东西,在你们真正学会驾驭它们之前,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铁!甚至比废铁更危险!因为它会给你们虚假的信心,让你们死得更快!”

她的话如同鞭子,抽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学员们沉默了,一些人不服气地低下头,但更多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易普拉欣看着那些新装备,又摸了摸自己身上已经布满划痕、性能确实有所下降的旧外骨骼系统,眼中虽然也有渴望,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同。

他经历过加沙的战斗,深知最关键的从来不是武器有多先进,而是使用武器的人有多坚韧和多狡猾。

他大声回应:

“明白,顾问阁下!我们会先用旧装备把自己练成钢铁!”

露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个加沙少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理解特种作战的本质。

接下来的几天,露娜更加注重对装备维护保养的考核。

结果令人忧心。

即使三令五申,许多学员(尤其是沙特籍)对于日常保养依旧敷衍了事,只是简单擦拭一下外观,对于深度的清洁、润滑、关节校准、电路检查等,要么不会,要么嫌麻烦不去做。

导致一些装备虽然外表看着还行,但实际性能已经在悄然下降。

这一幕,完美印证了露娜在电子终端里记录的那个问题:

【大量先进武器装备买过来,不管有没有培训,哈比比们都不会正确操作。即使操作正确了,日常也不会按部就班的维护检修,用着用着各项功能就停机了。操作正确了,维护也正确了,但哈比比们上班时间短,当班时的精神状态通常极为佛系,有没有尽到职责全靠人品和心情。这些武器装备处于什么工作状态,鬼知道。大概率只是一个摆设。】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士兵的问题,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系统性文化痼疾。

改变这一点,远比训练他们的体能和射击技能更加困难。这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培养专业的人才、并彻底扭转那种“差不多就行”的惰性思维。

日子在极度艰苦的训练中一天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