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六十章天津的诞生,二征袁本初

第一百六十章天津的诞生,二征袁本初(2 / 2)

张虞露出欣赏之色,说道:“先生出使有功,先生可暂任城相,往后如有功绩,我将另有封赏。”

“多谢君侯!”

张虞环顾众人,说道:“本次用兵先讨河北袁氏余孽,而后控据河、济二水,徐徐蚕食袁绍诸部。此番出兵纵不能覆没袁绍,但却能让袁绍再无复起之希冀。”

“诺!”诸将沉声而应。

见无任命,张燕顿时着急,从人群中出列,问道:“君侯,燕为青州刺史,此番岂能无委任?”

“将军随我出征平原。”张虞笑道:“待取了平原,将军便有驻地。”

“领命!”

与众文武寒暄几句,张虞便让众人退下,而陈群因有事留了下来。

“君侯!”

见陈群有事需禀,张虞问道:“文长可有事务?”

陈群作揖而拜,说道:“君侯将伐袁绍,而群需先回兖州,上禀出使情况于吕将军。”

“长文不多留几日,与我共回邺城?”张虞问道。

“军事紧急,不好耽搁!”

说着,陈群玩笑道:“况经几日侍奉,我已知君侯为何许人。”

“哦?”

张虞饶有兴趣,问道:“我何许人也?”

陈群面露郑重之色,说道:“君侯果断勇略,非人所能比。豁达好学,无所隐匿,则有明君之风。群回兖州,必劝吕将军遣送家眷,以酬君侯厚待之情。”

“长文,中原之俊杰,望能与君再会!”张虞说道。

张虞与陈群接触的半月里,虽知陈群天性善变,无国士之才,然陈群身上依旧有不少优点值得他欣赏,如学识非凡,通古知今,尤其陈群深谙汉律,在律法上别有番见识,要不然岂能被曹丕所器重。

“君侯,鲜于辅在营外未走,言有要事需禀!”

趁着陈群出帐之时,侍从禀报道。

“请!”

少许,去而复返的鲜于辅再拜张虞。

“君有何事?”张虞和颜悦色问道。

鲜于辅上报道:“君侯,修缮河北运河之事,非辅一人之见,而是辅有贤人辅佐,今愿举荐于君侯。”

“何人能得卿赏识?”

“渔阳田豫,现为辅帐下长史!”

鲜于辅吐露实情,说道:“其有远见,在君侯与袁绍交兵时,便料断君侯必胜,劝辅投靠君侯,以得君侯器重。今得知君侯接见在下,知君侯必问幽州,遂让辅献河北运河之策,以便让君侯深知幽州。”

“田豫有国才,在辅帐下为官,当明珠暗用。若能被君侯赏识,则田豫恰得其主尔!……”

田豫经历复杂,年少时追随刘备。刘备随张虞征讨关中时,田豫在刘备军中任职,而刘备至雒阳任职时,田豫因母亲年老,不忍离乡太远,遂回到幽州,追随公孙瓒。

公孙瓒杀刘虞,田豫不愤公孙瓒所为,于是在乡人鲜于辅的招揽下,田豫便追随鲜于辅,参与了张虞远征公孙瓒之役。

故严格意义上说,田豫一直为张虞间接效力,属于是张虞集团的外包员工。因长时间为张虞效力,见识张虞的兵略,他便笃信张虞必胜,不断劝鲜于辅投降张虞。

当然了,田豫之所以不断变化君主,倒不是他多变,而是田豫属于典型的地方性士族。他们不是特别在乎为谁效力,而是在乎谁是他们家乡的君主。

因此这类地方性士族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忠诚度虽说不高,但职业精神很好,能为君王尽力工作,如三国中的陈登、陆逊等。

得知田豫与自己渊源,张虞忍不住笑道:“田国让为我效力多时,而今方知田国让之名,实令人惋惜!”

说着,张虞问道:“不知田国让何在?”

“今在仆帐中!”

“命他速至大帐!”

“诺!”

ps: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