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六十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六十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 2)

完颜光英没有与徒单利一起附和咒骂,而是直接去寻都元帅仆散忠义,想要问明白他为什么会放任士气低落。

“唉……这如何又是臣想的?”

仆散忠义满脸苦涩:“刘贼实在是太过奸诈,他们并不是将伤兵一起送来的,而是由骑士驮着,三三两两,陆陆续续来的,也是从各个方向来的。”

“一开始还有军兵知道利害,前去阻拦,但随着伤兵抵达一多,根本就是拦都拦不住的。”

“臣若是下令与刘贼骑兵作战,那士气更是要都要不得了。须知道,这些人乃是打着护送我军伤兵的旗号来的。”

完颜光英立即明白了仆散忠义的无奈,却也毫无办法。

总不能将这些伤兵拒之门外吧?

想要另设营地,隔绝信息也不成。

汉军哪管仆散忠义是怎么想的,他们接到的军令就是将伤兵送到汴梁城下,根本就是有备而来,专门来破坏金军士气的。

仆散忠义毕竟是大将之姿,他见到完颜光英有些沮丧,立即安慰道:“太子,我军虽然败了一场,士气也稍稍沮丧,但实力犹存。末将整治一番,未必不能成哀兵之势。

如今却也取得了一个好处,那就是终于将那刘大郎引到了黄河南岸,只要乌禄那厮不是傻子,必然会在河北起兵的。”

完颜光英叹了口气:“也就是说,咱们现在没得选,只能出题让别人解。”

“形势不如人,也只能如此了。”

此时此刻,无论是完颜光英还是仆散忠义都没有想到,这只是开胃小菜罢了。

汉军真正凌厉的政治攻势还在后面。

随着昨日大战结果的被传开,外加上下游金军拼凑舰队彻底完蛋,使得开封府震动起来。

汉军的劝降大队则趁着这大好时机,四散而出,将汉王令传达出去。

事态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了。

所有的关键就在于人口与粮食。

若是仆散忠义能将开封府整个迁移到洛阳府,兵源与军粮问题都能暂时解决,西金还能苟延残喘几年。

而若是刘淮能截下来大部分人口,那么西金很有可能连洛阳都难以守卫。

双方围绕着人口迁徙做了许多暗中交手。

仆散忠义希望在击退宋军后,再趁着汉军被晋地牵扯精力的时候再发动。

而刘淮则希望趁着西金开始迁民的混乱时刻,来搞一把大的。

当然,东金与宋国也不是吃素的,也各自有小九九,以至于到了实际行动上,所有人的军事动作全都变形,刘淮也不得不在接到宋国可能有变的情报后,主动出击。

在成功渡河后,汉军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又如何不让那些骑墙派心神动荡?

而与此同时,汉军其他几部也没闲着,辛弃疾率领陈州军自南向北,张白鱼率东平军自东向西,短短几日,就光复数十村镇集市渡口,金军只能龟缩在县城中以作防御。

得益于刘淮良好的政治信用,准确的说是说杀谁就一定会杀谁,说不追究就一定不会追究,因此所有人都怀疑他正式做出的政治承诺。

然而即便如此,在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之人太少了。

如果汉军已经在战场上打赢与金军的决战,那自不用多说,肯定整个开封府唯汉军马首是瞻。

然而此时仆散忠义还活着,手中还有几万正军,若是当先跳反,没准就会率先面临无情打击了。

当然,反过来说,若是汉军真的已经将金军彻底击败,刘淮哪还用得着招降纳叛?早就以大军驻扎,派遣行政官吏梳理地方了。

所幸汉军倒也不急,就算是对着耗粮草,那也是汉军占优势。

而天下局势则是在这等待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南阳之地,由于仆散揆的强势出击,使得虞允文有些手忙脚乱。

他一方面得应对从洛阳杀出来的金军,另一方面还得搞明白关西究竟在发生什么。

若是关西出了大问题,那岂不是完颜亮要沿着伏牛山杀出武关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虞允文在朝中的盟友,枢相陈俊卿传来了一封书信,瞬间就让他寝食难安。

史浩彻底站在了主战派的对立面,无论他是主和或者主守,又或者只是争权夺利,都已经注定将是他这个左相最大的政敌了。

偏偏这事还是个隐秘,甚至只是陈俊卿的推断,以至于虞允文一时间也无法发动党羽弹劾。

书信上的消息还不止于此,陈俊卿告诉虞允文,官家有意从关西退兵了。

虽然陈俊卿暂时将赵眘劝住,却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要么现在虞允文立即扔下南阳这一摊子,回到朝中稳定局势;要么虞相公就要打出足够震慑朝野的战绩来。

虞允文毕竟当了多年的帅臣,多看多学虽然不能成为名将,但还是懂得军事的。

而陈俊卿这名理论上宋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不知兵言论,瞬间就将虞允文气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