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权宠过盛(2 / 2)

巍峨高大,

此去一別,

不知何时能再回长安了。

李逸派人给两位贬出京的前宰相,都送了点肉乾和一壶酒。

他没亲自去送,

如今的身份,不適合。

輟朝的日子,李逸倒是不用起那么早,

上午先去政事堂,跟宰相们合议政事,然后回自己的门下省公房里坐班,

下午还要去太子詹事府。

隔两三天,他还要去城西的雍州衙门和兵部转转。

身兼太多要职,根本忙不过来,

好在李逸不喜欢揽权,

他还有意的偷懒,

他身为雍州牧,结果管理著长安城和京畿二十二县的雍州府,大事小事他都交给別驾和治中,

他几天才去一次公翩,听他们做个简报而已。

身为左卫大將军,更是一旬才去一趟,也不管事。

连东宫詹事府的事务,他也主要由少詹事宇文士及,以及詹事主簿王硅他们去负责。

他习惯了做个甩手掌柜。

也就是门下省和政事堂这边,他相对认真一些,

李逸的这表现,

好多人都看不惯,

有人觉得李逸权宠过盛,一人身兼数个要职。也有人认为李逸恃宠而骄,怠政瀆职。

但李逸依然我行我素,

他不像长孙无忌那般好权,当上右僕射了,那是大事小事一把抓,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经手,

捨不得放一点权。

甚至现在升为右僕射,这吏部尚书都交给侍中杜如晦兼领了,他却仍然还在人事上指手划脚。

政事堂新班子,六位宰相中,李逸跟长孙无忌都极得圣宠,可两人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

李逸的这种散漫,李世民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特意召他面谈,

见面地点在李世民的寢殿臥室之中,

这样的谈话场合,

突显著皇帝对李逸的信任,

李逸也还是头回到李世民的寢宫臥室呢进去后也才发现,

其实皇帝的臥室装饰的也挺简单,甚至也是个挺小的房间。

皇帝也只穿著凉爽轻便的罗睡袍。

“你看看这个!”

李世民把一叠奏疏放在他面前。

那些奏疏都装在皂囊中。

李逸如今也是宰相,自然一眼识得这是封事。

也就是密奏,

这些封事,是官员向皇帝呈奏的一种机密奏疏,为防泄密,以黑色帛袋密封,

直接递给皇帝,只有皇帝才能启封,故称上封事。

不像一般奏疏,其实是要经过三省,並不直接送到皇帝手里的,百官奏事,经由尚书省六部,

然后中书门下,要经很多人手,

內容没什么保密可言。

而且普通奏疏,也都是要经过三省、宰相们审阅,甚至是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的,大多数都还不够资格送去给皇帝批阅。

而上封事,就相对特別些。

一般也就五品以上职官,才有资格上封言事。

李逸这位司徒、侍中,也不能察看这些封事。

而现在,皇帝直接让李逸看。

他拿起一封打开,

有人弹劾他权宠过盛。

再打开一封,

有人弹劾他懈怠职事。

一连十几道奏疏,

都是弹劾他的,基本上就围绕著两条,他李逸权宠过盛,官太大权过高,以及他身兼多个要职,可却玩忽职守,不理职事。

这么多人都认为李逸这是户位素餐。

朝廷公器,怎么能这般滥授李逸,让他占著茅坑不拉屎呢。

这些弹劾者,都是朝中五品以上职官,不少还是熟悉的名字。

有文官,有武將。

有太上皇旧臣,甚至都还有新皇的人马。

这是惹了眾怒

觉得他抢占了太多蛋糕,触犯到大家利益,成眾矢之的了

有些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皇帝会把这些给他看,

甚至那些弹劾者的名字,也没做半点遮掩。

李世民这般把那些人出卖,

自然是表示他对李逸的绝对信任。

“陛下,这些官员所弹之事,也確实是事实。臣得圣人信任,深感荣幸,可臣年轻才浅,一人身兼数职,实在是难以顾及,深表惶恐。

臣请求陛下,许臣辞去雍州牧、太子詹事、左卫大將军等职。”

李世民拉著李逸坐到龙榻上,

“今日召你来,並拿这些给你看,不是要让你辞职,朕对你是完全信任的,

朕能有天下,你尽忠效力,出力最多,功劳最大。

朕今年二十四,你比朕年轻两岁,咱们君臣都年轻,正是擼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

你可別忘记你跟朕说过的话贞观,我们要开创贞观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