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赵匡胤演义 > 第九回 施巧计匡胤脱险 邺都城柴荣投亲

第九回 施巧计匡胤脱险 邺都城柴荣投亲(2 / 2)

“好吧。”丫环进去,柴荣在门口转来转去,心中不安: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到,到底是我姑妈不是?过了挺大工夫,丫环出来了:“那位壮士,夫人叫你进来回话。”

“是!”把门的见丫环叫进,没拦挡。柴荣跟着小丫环进了东便门,往前绕。院里一色方砖铺的甬路,两旁栽花草,房屋是前出廊后出厦,起脊飞檐,雕梁画柱,里面佣人穿梭相仿。叽里拐弯,再叫柴荣出来,也找不着门了。一直到单独跨院,青砖花墙,两旁栽着四时不谢之花,八节常青之草,芳香扑鼻。

到了门口,丫环说:“这位壮士,到里边可规矩点,别乱看乱瞧,夫人怪下来,我们可担不起!”

“是。”挑帘笼进了屋,刚进门丫环用手一指:“快跪下吧!上边是老夫人。”

柴荣连看也没敢看。就听上边有人问话:“这个公子,你是哪里人氏?”

“我乃徽州人,后搬家到沧州。”

“你叫什么名字?”

“柴荣,字君贵。”

“你祖父台甫怎么称呼?”

“柴仁翕。”

“你父叫什么?”

“柴守礼。”

“你叔父?”

“柴守智。”

“你到这干什么?”

“找姑母柴一娘。”

“你们多咱分手的?”

“十二年了。”

“你抬起头来!”

柴荣往上一仰脸,这才看见,对面雕花的太师椅上坐着位夫人,四十几岁,满头珠翠,光彩夺目,身穿青色绣花圆领长袖长衫,体态丰隆,雍容大方。身后站着四个丫环。夫人说:“你可认识老身?”柴荣摇摇头。

“儿呀!你认不出老身?我就是你姑妈柴一娘呀!”

“啊!”柴荣擦擦眼睛仔细瞧瞧,别怪他不认识。分手时,柴一娘还是贫婆,又黑又瘦;如今成了贵夫人,又白又胖,也富态了,柴荣他上哪认得!柴夫人站起来,走到柴荣身旁,眼中含泪,仔细端详,看柴荣和她哥哥柴守礼长得一模一样,骨肉之情,连心扯肝呀!

老夫人拉起柴荣放声大哭:“儿呀!你可想死姑妈了!”

因为站得近了,柴荣也辨认出来了,正是姑母,更觉得委屈了:“姑母,侄儿见到您好不容易!”

“怎么,丫环难为你了?”这句话,吓得小丫环“扑通”跪下了:“老夫人,我可没难为他呀!”

柴荣忙说:“还多亏她呢,不然我们姑侄就见不着面了。”

“那好,丫环你起来吧!快见见,这是你们少爷,我的娘家侄子叫柴荣。”

“少爷,我给您道喜!”

老夫人找着娘家人了,把柴荣拉到身边坐下,左看右瞧,瞧不够!

“孩子,我惦记你们一家人。头几年,我和你姑爹在军营,这走那走,出兵打仗,提心吊胆,也顾不了你们。刘王登基,你姑爹是开国老臣,当了官,我就惦着你们,派人找了几次也没找着。我没少烧香祷告。今天你来了,这可太好了!我和你姑爹哪样都好,就是没给他留儿女,总觉得对不起他。你这一来,也叫他享受人间天伦之乐。丫环快给元帅送信,就说柴荣来了,叫他早点回来。”

柴荣说:“姑妈!先别找我姑爹,我还有话和您说。”

柴夫人以为他家穷,缺钱花呗!“你说吧!”

“这事不传六耳。”

“丫环退下!”

“是!”丫环全出去了。

“什么事?”

“我带来两个穷朋友。”

“在哪儿呢?”

“店房里。”

“我这就派人去接,叫他们到家来。”

“我怕姑爹嫌弃。”

“别说两个,来二十个咱家也供得起。”

“您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郑恩,一个叫赵匡胤。”

柴夫人听了一愣神:“哪个赵匡胤?”

“他父也在朝为官,叫赵弘殷。”

“是不是闹京城、杀死御妓,恶人图上画的赵匡胤?”

“正是!”

“哎哟!孩子,你交谁不好,单交杀人犯?”

“姑母,不要听人谣传,赵匡胤乃盖世英雄,天下奇才。他杀人是为民除害,不是无故行凶。”

“这可不成,天子派钦差送的恶人图,圣旨写得明白:窝藏凶手,灭门之罪。他是祸根呀!这可不成。”

“他和我结为金兰之好,生死弟兄,我一路多蒙人家照料。如今我有了存身之处,怎能忘了朋友!姑母,还是把他留下吧!”

“孩子!姑妈我没有近人,娘家只有你一根苗,咱们两支守一个,什么事姑妈都能依你,唯独这个人不能留。要叫你姑父知道,也不能饶他,得抓住他。解往京城,就得在云阳市口开刀问斩。真要死在我们家手里,反而不美。这么办,我多给你准备点金银,你打发他远遁他乡。”

“他被昏君逼得无处安身,你叫他上哪去?你要不收他,我也和他一块儿走!”

“你不能走!”

“要我就得要他!”

柴一娘被侄子难住了,刚见面侄子就要飞,有点舍不得;收下赵匡胤,就要招来横祸。柴夫人没了主意。

柴荣说:“姑妈,此事可以瞒着我姑父,先把我二弟接进府,弄个地方住下,再从长计议,你看怎么样?”

“这招还行!这么办,我这后边有三间佛堂,倒出来,先叫他们住下。”

“谢姑母!我走了!”

“孩子别回去了。”

“不行!那个兄弟等我回信,今天走,明早晨就回来,我老在您身旁了。”

“也好!换换衣服,吃饱饭再走。”

柴荣推辞不过,沐浴更衣。老夫人又给拿五十两银子:“给那两人换换季的。”柴荣带钱辞别姑母,由丫环带路,从后门送他出府。

人逢喜事精神爽。找到姑母,柴荣高兴!在城里买了两套衣服、两双鞋,包在一起背在身上,出城门,到在胜友店。见着那哥俩一说,赵匡胤也乐坏了,一夜也没睡。这回就算有安身之处,再不用在外边转了。

次日,三个人梳洗已毕,换上新衣裳,吃完早饭,付完店钱,直奔邺都城门。

早晨出入城的人特别多,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三人顺着人流往里走,到了城门下,柴荣一瞧,和昨天一样,十几个当兵的往道旁一站,进城的没人盘问,随便进。柴荣放心了,他在前,赵匡胤在中间,后边是郑恩。赵匡胤的心也直跳,怕被人认出来,低头混在人流走过去,没费劲进了城。到了帅府东墙胡同口,柴荣说:“站一会,我先跟门上军校说好,回头找你们。”匡胤点点头,柴荣走了。

这哥俩站在胡同口等着,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时间可不小了。郑恩急得抓耳挠腮,“二哥!柴大哥怎么还不来?咱们看看去。”

“好!”两人刚要往前走,忽然“噔噔噔”背后有脚步声。赵匡胤刚要回头看,一只大手“砰!”抓住他的肩头:“赵匡胤!原来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