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令人感到窒息。关声印的话语,就像一把重锤,无情地砸向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他们无法逃避这残酷的现实。
开江县的经济,如今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杜洪波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颓然地靠在椅背上,双眼紧闭,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压力。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烟雾在他面前缓缓升腾,模糊了他的面容,也掩盖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助。
在这令人绝望的氛围中,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似乎已经失去了应对的勇气和办法。然而,就在这片死寂中,关声印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老杜,我有一个想法,也许值得一试。”关声印的语调平稳而坚定,在这片死一般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曙光。
杜洪波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投向关声印,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期待。
“我们可以仿照永安县的做法,在开江县也设立一个城投平台公司。”关声印说道,“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银行贷款,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建桥、开发区。这些基建项目,可以迅速拉高开江县的Gdp增速。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项目,吸引一些高耗能的建材行业进入开江。永安县能做到的,我们开江县,没有理由做不到。”
他的话,就像是一道微弱的光,穿透了笼罩在杜洪波心头的迷雾。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危险的提议。这种做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也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对于已经走投无路的杜洪波来说,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
然而,黄大强当即对这项建议表示了强烈反对。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硬。
“老关,恕我直言,这个想法,不可取。”黄大强沉声说道,“永安县的城投平台,是在竭泽而渔,是在透支未来的发展!他们用今天的发展,去透支明天的未来,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是自掘坟墓!”
黄大强的话,让杜洪波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黄大强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他也知道,黄大强的反对,并非仅仅是出于公心。
黄大强对陈东莱的敌意可谓是深入骨髓、根深蒂固。然而,这种敌意并非源于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源自于政治舞台上的激烈竞争。
在常委会内,县委组织部长和常务副县长这两个职位,都被视为角逐县委副书记这一关键职务的有力竞争者。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不少组织部长与常务副职彼此之间都会暗自角力,竭力压制对方,绝不能让对方崭露头角、抢尽风头。
而如今,年轻有为的陈东莱作为常务副县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他所领导的永安县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在本地引起了轰动,更是在全省范围内声名远扬,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标杆。
更何况,全省各地市,乃至汇川市,刮起的这股建立城投平台的风潮,其始作俑者,就是王藏锋和陈东莱。王藏锋在担任永安县委书记和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期间,曾多次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关于石梁市城投工作经验的文章。
几篇发表在中央媒体上的文章,不仅让石梁市,也让整个江安省,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据说主管经济工作的北院常务副总对于城投融资的模式非常感兴趣,专门让北院办公厅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跑了一趟江安,与王藏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这无疑是将王藏锋与陈东莱二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至少在江安省内,他们已经成为了城投模式的代言人。
黄大强深知,如果开江县也建立城投平台,那陈东莱必然会成为这项工作的主导者。作为常务副县长,他分管经济计划与财政,在城投事务上拥有很高的话语权。而这,正是黄大强所不愿意看到的。
他知道,如果让陈东莱主导了这项工作,那陈东莱的政绩,将更加突出。这无疑会为他自己,在竞争县委副书记的路上,增加巨大的阻力。因此,他必须竭尽全力,阻止这项计划的实施,哪怕这个计划,能够挽救开江县的经济。
面对黄大强的强烈反对,关声印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平静地说道:“老黄,你说的都对。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关声印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我们都知道,红城能源科技公司,最多只能给我们带来一千万的投资额。而天城区,一季度的增量,至少要达到三千万。我们现在,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再错过这次机会,不论是杜书记还是我们的仕途,都将彻底断送!”
他的话,让黄大强陷入了沉默。他知道,关声印说的是事实。在政治前途面前,任何的私心,都显得微不足道。
杜洪波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果决。他知道,他没有退路了。他必须背水一战,搏一个未来。
他站起身来,将烟头狠狠地摁灭在烟灰缸里,发出一声刺耳的“嗤”声。
“搞!这个城投公司,我们搞!”杜洪波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是,人事权,必须放在我手里。所有的关键岗位,都必须由我来亲自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