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的斯亚贝巴的晨雾还未散尽,梁良已经趴在东郊一处废弃采石场的岩壁后,望远镜的镜头对准五公里外的山谷。那里被铁丝网圈出一片开阔地,伪装成牧民定居点的帐篷群之间,偶尔有穿着迷彩服的人影闪过——圣甲虫组织的秘密训练基地,就藏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山谷里。
“热成像显示有73个热源点,”林夏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她正趴在梁良侧后方的岩石缝里,狙击枪的瞄准镜对准基地的了望塔,“其中12个在移动,应该是巡逻队,每40分钟换班一次。”
梁良调整望远镜焦距,看到帐篷区边缘有座被帆布覆盖的建筑,金属支架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根据阿依达留下的资料,那行爆破和武器操作训练。
“技术科,能干扰他们的监控信号吗?”他对着喉头麦克风轻问。
苏晴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基地用的是军用级加密信号,只能屏蔽外围摄像头,内部的红外感应装置破解不了,你们得避开红色警戒区。”
梁良打开腕部战术屏,调出基地的三维模型——这是昨夜用无人机低空侦察绘制的草图,标注着巡逻路线、隐蔽哨位和可能的逃生通道。他的指尖停在靶场入口旁的一条干涸河床:“张野,带两个人沿河床渗透,到三点钟方向的岩石堆接应,注意避开上游的地雷区。”
“收到。”张野的回应干脆利落,梁良仿佛能看到那个总爱揣着暖宝宝的年轻人正猫着腰钻进晨雾里。
老郑突然碰了碰他的胳膊,指向基地西侧的山坡。几个穿着白袍的牧民正赶着羊群靠近铁丝网,其中一人弯腰系鞋带时,手腕上闪过一道金属反光——是战术手表的表盘。
“是伪装的哨兵,”老郑低声说,“羊群里混着两条德国牧羊犬,嗅觉比普通军犬灵敏三倍。”
梁良皱眉。圣甲虫的警惕性远超预期,看来上次天文台的冲突让他们加强了戒备。他看了眼腕表,距离牧民换班还有20分钟,必须在那之前找到潜入的机会。
“林夏,打掉了望塔的监控探头,”他突然下令,“用麻醉弹,别惊动他们。”
狙击枪的消音器发出一声轻响,远处了望塔上的摄像头应声坠落。几乎在同时,梁良带着老郑滚下岩壁,借着晨雾掩护冲向铁丝网。两人在接近围栏时突然卧倒——一只德国牧羊犬正对着他们的方向狂吠,牧民打扮的哨兵已经伸手摸向腰间的AK47。
千钧一发之际,河谷方向传来几声枪响,是张野故意暴露位置吸引注意力。哨兵们立刻朝河谷聚集,梁良趁机甩出切割器,在铁丝网上割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缺口。
“动作快,最多三分钟。”他低声催促,率先钻过缺口,战术靴踩在布满碎石的地面上悄无声息。
基地内部比卫星图像显示的更复杂。帐篷之间拉起伪装网,底下藏着反坦克地雷;看似随意堆放的草料堆里,露出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筒。梁良贴着帐篷阴影移动,看到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正往越野车后箱搬箱子,箱子上的放射性标志和萨赫勒核试验场的一模一样。
“他们在转移核材料,”他对着麦克风说,“张野,盯住那辆白色越野车,记下它的车牌号和行驶路线。”
绕过帐篷区,干涸的河床在靶场入口处汇成一个水洼。梁良蹲在水洼旁,用红外探测仪扫描地面,屏幕上立刻跳出十几个红色光点——是埋在地下的震动传感器。他从背包里掏出干扰器,按下开关的瞬间,传感器的警报灯在远处的控制室内集体熄灭。
“干扰器只能持续十分钟,”苏晴的声音带着焦急,“你们得抓紧时间。”
靶场入口的帆布下藏着道钢门,电子锁的密码键盘闪烁着绿光。梁良让老郑警戒,自己则掏出解码器连接接口。屏幕上的密码组合飞速跳动,突然弹出一行阿拉伯语:“唯有净化者能入内”。
“是圣甲虫的口号,”老郑突然说,“他们的密码常用宗教典籍里的章节,试试《古兰经》2:256的段落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