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88章 处理关系

第488章 处理关系(2 / 2)

“朕亦听闻你在临时营地之时,曾主动帮忙管理那些妇人。”

“而且还主动教营地里的人读书识字,可有此事?”

贾褒道:

“确有此事!”

“臣妇见过陛下所着之书,觉得此书乃天下奇宝。”

“臣妇也是想着能让那些女子们识些字,好感念陛下之德!”

刘谌点头道:

“你能有这份心思,朕心甚慰。”

“不过你此举却给了朕一个新思路。”

“天下女子何其之多,但除了豪门大族之女外,几乎鲜有人关心她们。”

“更别提教她们读书识字。”

“朕也听说之前石灰峡一战,是你主动组织那些妇人抵御外辱。”

“替关彝他们减轻了很多压力,否则也等不到廖文他们支援。”

“当年诸葛丞相在时,蜀中亦有男当战,女当运的先例在。”

“由此可见,这女子本就不输男儿。”

“朕打算委你一官职,就像你之前在临时营地那样。”

“把这些妇人组织起来,继续为国效力。”

“你意下如何?”

贾褒闻言大喜,若真能如此的话。

那不光是女儿不再会低人一头,就连自己都不会低成都秦氏一头!

“臣妇愿意!”

刘谌点头道:

“既如此,朕便在天水设置一女官,官名尚功大夫。”

“位列九卿之下,秩比一千石。”

“由你来担任此职。”

“先从临时营地做起,要教她们读书识字,然后替朝廷处理一些后勤之事。”

“将来再慢慢扩大至整个天水乃至陇西四郡。”

刘谌此举并非一时脑袋发热搞什么妇女解放运动。(注1)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随着战事的逐渐推进,大汉人口不足的劣势开始慢慢显现。

因为每拿下一个地方,都是要派兵驻守的。

在本地征兵这件事,刘谌也早就问过姜筠了。

姜筠对此表示不太乐观,大汉从立国时便和魏国互为仇敌,这么多年战事基本没停过。

而最近的几次战事更是消耗了大量士兵。

再征的话,当地的生产结构就要被破坏。

土地无人耕种,没有吃的,那兵就不是兵,而是贼。

现在只拿下天水便已经初显矛盾,等陇西四郡俱在手时,岂不是更捉襟见肘?

更不要说将来还要应对长安的反扑。

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女人下手。

可这个年代虽说还没有男女大防,但贸然让女人出门做事,虽说是为国家做事。

谁能放心得下?谁又敢放心得下?

这个时候,贾褒在临时营地的事就给了刘谌一个新思路。

贾褒她们在临时营地的所作所为是逼不得已的。

因为男人要在外征战,那些女人不得不维持后勤。

否则临时营地 根本无法维持运转。

而这样的好处是,那些女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么做。

对维持后勤这件事不会有抵触。

那再让贾褒这种有能力的女子带头,带着那些已经习惯了维持后勤的女人去影响更多的女人。

或许就可以减轻一些压力。

听到刘谌的话,贾褒立刻就知道刘谌要做什么。

在魏国的时候,她就听说过大汉的一些故事,而且朝廷还刻意的夸大其中的一些事情,来增加人们对大汉的反感。

这其中就有女子当运的故事。

而这件事她也曾经问过关彝,关彝却告诉她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女子当运并非是被征作民夫,而是负责一些后勤物资的筹措,以此为国出力。(注2)

所以在听到刘谌的话后,贾褒毫不犹豫的就说道:

“臣妇遵旨!”

刘谌笑道:

“还自称臣妇?”

贾褒当即改口道:

“臣遵旨!”

此话一出,关彝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怪异,没想到媳妇儿居然要和自己同朝为官了?

杨稷和司马楙也感觉有些别扭,大汉虽然有女官。

但多属内宫,由皇后统领,负责宫中事务。

还从来没有在朝堂上任职的先例。

只是谁也不知道此先河一开,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刘谌把怀里的关关还给贾褒后笑着说道:

“卿等长途跋涉,应该也都累了。”

“朕在城中给卿等安排了住处,先行歇息。”

“晚上朕会正式给卿等接风洗尘!”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道:

“多谢陛下,臣等暂且告退!”

等到众人准备退走的时候。

刘谌却道:

“关彝,你且留下,朕有话要问你!”

关彝闻言不由得一僵。

脸上也露出了似哭似笑的表情。

杨稷和司马楙向关彝投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后,带着家眷头也不回的走了。

贾褒抱着关关骄傲的看了关彝一眼,也离开了。

紧接着,关彝的屁股上就传来一阵巨力。

“你给朕惹的一手好麻烦!”

刘谌一脚踹在关彝的屁股上,然后骂道。

听到刘谌的喝骂,关彝反而不慌了。

这说明陛下根本就没有真的生气。

关彝立刻换上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站好。

刘谌冷哼一声:

“你当初北上的时候怎么跟朕说的?”

“说好半年回来一次,可六年过去,你拢共就派回来苏珈那一批人。”

“秦氏为此不知道在皇后面前哭了多少次。”

关彝原本以为刘谌说的是贾褒的事,没想到居然说的是秦氏。

闻言脸上立刻露出愧疚之色。

是啊,这六年秦氏一个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陛下,臣知罪!”

刘谌看了关彝一眼,气消了大半。

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关彝,是他当初脑子一热让关彝带人北上。

刘谌也是北伐之后才知道当年关彝等人能成功北上有多么侥幸。

“关关今年虚岁都六岁了。”

“当初想着你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直到现在关关都还没起大名呢。”

“年前皇后给朕来信,说是想让太子和关关定个娃娃亲。”

“这是皇后在给秦氏撑腰呢。”

听到刘谌的话,关彝既惶恐又担忧。

惶恐的是皇后竟然提出要和关家结亲。

而且听陛下这口风,似乎也不怎么反对。

担忧的是秦氏有皇后撑腰,这件事恐怕就更难办了。

“朕会给你放两个月的假,”

“你回去给关关起个大名,顺便解决一下家里的事情。”

能帮关彝解决的麻烦,刘谌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人家的家事,爱莫能助。

关彝硬着头皮说道:

“臣遵旨!”

刘谌点了点头:

“不过在你回去之前,你先把在北边的经历告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