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朕为何责罚你吗?”
廖文伏地曰:
“臣贪功冒进,致自己陷入死地,连累父亲受伤。臣死罪!”
刘谌摇了摇头说道:
“朕责罚你不是因为你贪功冒进,更不是因为你连累你父亲受伤。”
“而是因为这一切原本都可以避免,就连朕这个不通军事的人都能想明白。”
“敌人根本不会让你轻松突入阵中。”
“你却跟杜栩两个人一脑袋扎进去。”
“若不是汝父在侧,光凭李骧不光救不得你,就连军阵都有可能因此崩溃。”
“说不定此时朕也会因为你身陷险地!”
“连累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你知道其中的利害吗?”
刘谌的话当然是在吓唬廖文,但是玉不琢不成器。
若廖文能够因此做出改变,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若因此沉沦,也省得将来带来什么麻烦。
廖文闻言再次说道:
“臣知罪!”
“请陛下责罚!”
刘谌盯着廖文道:
“成纪城中,不听主将军令,按律当领三十军棍。”
“贪功冒进,致大军陷入险地,按律当斩!”
廖文浑身一颤。
刘谌看了他一眼:
“但若真是要斩,就不会让你跪在这里了。”
“从现在开始,你身上的一切官职尽皆剥夺,留在军中当个大头兵吧。”
“现在滚进去去见你爹,然后自己去领军棍!”
廖文立刻道:
“臣遵旨!”
处置完廖文,刘谌的脸上却没有半点轻松。
这次廖武的到来,给刘谌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吴宫的那场动乱。
对于刘谌来说,孙氏傀儡不傀儡的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他们刺杀大汉使者,对于刘谌来说同样也不算出乎意料。
无非就是想把水搅浑拔了。
但是吴国朝堂上的那些官员的表现却很值得让人咂摸。
在孙酦喊出那声杀贼之后,除了本身就已经决定站出来的丁温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响应孙酦的话。
要知道当年汉献帝从登基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忠臣义士站出来斥责那些权臣,哪怕到最后被逼的禅位。
都还有一个符宝郎宁死不交玉玺。
而且剿灭孙綝的时候,站出来的可也不止丁奉一人。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吴国朝堂 竟然一至于斯!
这其中的原因,刘谌当然也想得明白。
无非就是利益。
之前皇权没有旁落的时候,虽然孙氏也对江东士族多有妥协。
但利益大头还是握在孙氏手中,无论是出于公理还是出于私心。
这个皇权都有人去维护。
但从孙皓把自己玩死,孙酦登基开始,孙氏手中的权利已经被瓜分的一点不剩。
他们也在这些年里尝到了足够多的甜头。
尝到甜头的他们,又有谁会因为一个孙酦让渡自己的利益?
他们多半跟朱先的想法一样,巴不得龙椅上的人永远都是傀儡。
有什么好处是自己的,有什么坏处完全可以推到皇帝身上。
但这对于刘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孙氏掌权的时候,还会顾念国家利益和大汉站在一起。
就算和魏国结盟也没有毁掉汉吴盟约。
可这些士族就不会考虑那么多,只要利益足够,他们连国家都可以卖。
何况一个区区盟友!
再加上他们对待长江屏障陆抗的态度,以及卖造船材料给司马炎的举动。
很难让刘谌相信如今的大吴盟友。
“听旨!”
“告诉樊建,让他筹措一批粮草送往永安和兴山,以备不时之需。”
“再到永安和兴山传旨,一旦吴国有什么变故 。”
“第一时间出兵秭归,务必不能使永安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两天后,姜维命人传来喜讯,告诉刘谌他们已经击退钟会。
并且正在班师返回天水。
这个消息让刘谌心中大为惊喜。
他着实没想到钟会会输的这么快。
之前廖文回来的时候,详细的告诉了刘谌成纪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让刘谌着实心有戚戚。
要不是自己想到让讲武堂学子们出谋划策这一招。
这会儿是什么形势还真不好说!
最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快就赶走了钟会。
钟会一退,两路来犯之敌就只剩下杜预一路。
只要再将杜预击退。
以如今广魏的乱局,完全可以派人杀入扶风郡,进而夺取陈仓。
之前霍弋他们就来信跟刘谌说过这件事。
但是这么长时间,对方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刘谌猜测对面多半是接到了什么命令才能够保持按兵不动。
可若是杜预被击败,那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上邽那边打的艰难,但好歹是挡住了。
贾完和墨辛传来消息,虽然兵马在杜预大营附近游弋。
但根本起不到任何震慑的作用,相反还屡屡被逼退至木门道口。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这些了,姜维已经得胜归来了!
又过了两天,姜维带着大军顺利返回冀县。
李骧则负责留守成纪以防万一。
“伯约辛苦了!”
刘谌看着满脸沧桑的姜维,笑意中带着心疼的说道。
姜维也不年轻了呀!
当初自己到剑阁寻他的时候,姜维就已经六十有二,如今都兴汉十年了。
姜维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却还要替自己带兵打仗。
“为国征战是臣的本分。”
“幸赖陛下天威,臣得以成功击退种贼!”
“此一战,歼敌两千余,俘虏万余人。”
“并军械粮草无算。”
“我军大获全胜!”
刘谌点了点头说道:
“虽是得胜,不过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伯约,上邽杜预依然对天水虎视眈眈。”
“需要你前往解围!”
姜维道:
“回来的路上臣已经知道消息了。”
“如今木门道重新夺回,臣可从祁山道出兵,转入木门道杀向敌人身后。”
“到时候姜筠与臣同时出击,必能一鼓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