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带着几个随从离开天水前往益州去了。
这几个随从自然是刘谌派给他的。
既有保护他的意思,也有作为耳目看看这位文武庙第一人究竟会在益州做什么的想法。
杜预不想进攻司马攸没有出刘谌的预料。
毕竟不是谁都能干出来前脚投降,后脚就带人攻打旧主的事情。
杜预此举也恰恰说明其人品不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司马攸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根本用不上杜预出手。
这一次不让他出手攻打司马攸,下一次让他打司马炎的时候,他就没有理由再拒绝了。
杜预离开天水没多久,姜维就给刘谌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的消息。
好消息自然是杜预投降后,那些魏兵作为降兵被大汉收编。
而且这批士兵的质量都还很不错,毕竟是奔着弄死刘谌来的。
但现在都成了刘谌的囊中之物,反而壮大了刘谌的力量。
另一个消息就是霍弋和张翼在夺取陈仓之后,撞上了司马攸前来支援杜预的人马。
一场大战之后,打了对方落荒而逃。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司马攸也会很快知道陈仓丢失,杜预这一路大概率全军覆没的消息。
司马攸必然会做出反应。
对于这个结果,刘谌倒不觉得有什么。
夺取陈仓之后,失了大势的长安可不是靠着司马攸的计谋就能够维持得了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司马攸下一步会怎么做。
是负隅顽抗,还是投降大汉,甚至是再和司马炎联手。
只不过对于刘谌来说,无论司马攸做出如何选择,长安他都要定了,谁来也不好使!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身为教谕的崔明煊回到冀县,见到了崔世义。
别人或许不认识崔世义,崔明煊却不可能不认识。
不仅仅是因为二人是兄弟,还因为自己差一点就被崔世义害死。
要不是陛下仁慈,哪里有今天的他。
崔世义同样也没想到会冒出来崔明煊这个变数。
在辨别出崔世义的真实身份之后。
刘谌以反贼之名,将其处死。
至此,南中三郡叛乱的最后一股余孽也彻底解决。
而随着钟会的败走和杜预的投降。
以及范长生在广魏不遗余力的宣传大汉的好。
此时的广魏境内,乱民四起,张家和魏国的统治已经彻底动摇。
张瑞见状,一咬牙舍弃了张家在广魏几十年的经营,带着家族人员和宗教核心成员以及这几十年收敛来的巨量财富逃往安定。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谌立刻派人前往广魏境内。
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仅仅只花费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将广魏收入囊中。
再加上之前的四郡以及陈仓以西的扶风郡土地。
整个雍州已经有一半的地盘落入大汉之手。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而这个愁的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只剩下半个雍州的司马攸。
钟会败退的消息,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传回长安。
彼时的司马攸虽然气愤,但也不觉得有什么。
因为早在出征之前,他和钟会就已经计划好了。
能速胜则速胜之,不能也要把战线维持在广魏一线。
既然要把战线维持在广魏,那广魏当然也可以作为前线。
但随着陈仓的失守和杜预的失联,司马攸才真的慌了。
这意味着就连广魏一线的战线都无法维持。
敌人很有可能顺着扶风郡一路东进,直扑京兆!
司马攸很想找个人商量一下,可是杜预下落不明。
钟会远在安定,石苞镇守冯翊。
就连司马望,也在几个月前病逝。
竟然真让司马攸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味道。
无奈之下,司马攸只能问策于母亲羊徽瑜。
自从司马攸自立魏帝和洛阳分庭抗礼之后。
羊徽瑜便居于宫中,不再过问国家大事。
但不过问不代表不知道。
而且作为半个局外人,反倒要比司马攸看的更加清楚。
感受到司马攸的慌张,羊徽瑜却云淡风轻的说道: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不知道我儿想选择哪条路。”
司马攸闻言急忙说道:
“还请母妃赐教!”
羊徽瑜一边给秦王世子司马冏擦去嘴边的食物残渣,一边开口说道:
“无非就是两条路,战或降而已。”
“战自不必说,长安有四塞之险,锁了关隘之后,怎么着也能扛上了三五年。”
“三五年之后,或许天下有变,咱们仍能觅得一线生机。”
说完羊徽瑜抬头看了司马攸一眼,见司马攸面露纠结之色。
便接着说道:
“要么就是降,只是这降也分向谁投降。”
“是降那刘谌,还是降你在洛阳的哥哥。”
司马攸闻言脸色一变:
“母亲,万万不能降我哥哥。”
“若是降他,你我母子断无生路!”
然而羊徽瑜在听到司马攸的话后 ,心中却是一叹。
她故意用哥哥来代替司马炎,就是为了试探司马攸的反应。
要知道早在几年前,司马攸就对司马炎言必称贼。
这会儿却顺着自己的称呼叫司马炎哥哥。
说明他不仅没有想着坚守长安,更是早就做了投降司马炎的打算。
羊徽瑜所猜不假,司马攸确实想向司马炎投降。
长安守不住的,也绝不可能在三五年后等来转机。
司马攸虽然不通军事,但这点东西他还是能想得明白的。
世上哪有靠着一座城池就守三五年的割据政权。
当年汉末之时,董卓集长安万民之力,打造郿坞,积攒了足以坚守三十年的粮草。
觉得依靠此坞,可保无虞。
因此郿坞也号称万岁坞。
结果却在几个月之后宣告败亡。
公孙瓒同样在易县积蓄粮草,想要对抗袁绍,却也仅仅坚守一年后就兵败自焚。
而司马攸甚至还不比他们两个,因为此前进攻刘谌的时候,司马攸已经抽调了长安绝大部分的兵力和粮草。
没有兵马和粮草,司马攸拿什么守长安?
羊徽瑜在听到司马攸的话后,冷笑一声说道:
“昔日高平陵之事前夕,汝祖汝父手中并无兵马。”
“只有阴养的三千死士,却敢趁曹爽出洛阳之际,一举夺了洛阳。”
“彼时谁敢料定此事必成?!”
“然汝父却能于榻上安然自眠,毫无忧惧可言。”
“后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举兵作乱。”
“彼时朝廷亦有人暗作内应。”
“情势之危急,丝毫不下高平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