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些抱怨声,越来越多城防营的士兵放下了武器,朝着杨毅的方向投来了投降的目光。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遭遇的不满,也有对未来可能获得安稳生活的一丝期待。
城防营的将领瞪大了双眼,看着那些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脸上满是怒容与难以置信。
他声嘶力竭地吼道:“放下兵器者,格杀勿论!你们这群懦夫!”
旁边御林军和禁卫军的士兵们,也一脸愤慨地跟着劝阻,试图挽回这即将失控的局面。
御林军中有个年轻的将领,涨红了脸大声喊着:“咱们食君之禄,就该忠君之事,怎能如此贪生怕死,临阵投降!”
禁卫军的一位老兵也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怒喝道:“是朝廷给你们吃喝,给你们衣服穿,你们却在这关键时刻背叛,对得起身上这身军装吗?”
他们言辞激烈,眼神中满是对投降士兵的鄙夷与愤怒。
与此同时,那些对朝廷死心塌地的御林军和禁卫军的士兵们迅速握紧手中的武器,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动手的架势,仿佛只要那些投降的城防营士兵再有任何举动,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冲上去。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场内部的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局势并未如他们所愿得到控制。
相反,越来越多的城防营士兵开始动摇,受那些率先投降者的影响,又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这些士兵在长久的压抑下,对大凉朝廷的不满早已根深蒂固,此刻见有人带头,便也不再犹豫。
一个身形瘦弱的城防营士兵小声嘀咕着:“我们家里都有老小,为了这不知所谓的忠诚去送死,不值得啊。”
说着,他也将手中的长枪扔到了地上。紧接着,又有几个人跟着效仿,这种投降的态势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城防营将领看着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他举起手中的剑,指向那些投降的士兵,吼道:“你们……你们这群叛徒!”
但此时,他的威慑显然已经失去了效力,更多的士兵选择了投降,朝着杨毅那边走去。
御林军和禁卫军的将领们看着这如潮水般的投降场面,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他们明白,军心已散,想要挽回局面,恐怕已经回天乏术了。
杨毅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这些士兵的抱怨并非无的放矢,大梁朝廷内部的腐败与黑暗,早已让底层士兵心生不满。
而自己刚才的喊话,正好戳中了他们的痛点。他高声说道:“诸位放心,只要你们愿意归降,我杨毅定会一视同仁,绝不会亏待你们!”
杨毅的话,如同给这些投降的士兵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们纷纷朝着杨毅所在的方向靠拢,脸上的神情也逐渐放松下来。
然而,包围圈里的很多御林军和部分禁卫军,依旧神情凝重地紧握着武器,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似乎并未因城防营士兵的投降而动摇,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与那些投降的城防营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突然,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数十名城防营的士兵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在一名队长的代领下,借着人群的掩护,朝着城防营将领的身边偷偷摸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