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在盼着明天,又在回忆着过去。
后世经常听孤儿院的老院长,跟他们说起小时候,村里能看见许多星星,还有罕见的流星雨。
长大后到了城市里,霓虹灯闪烁,灯红酒绿的生活,迷醉了人的内心。
抬头再去仰望星空,却再也找不到那些熟悉的星辰。
穿越到这个世界,林北从开始的不适应,渐渐喜欢上这样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进山里打猎,空间里搞种田养殖,不能刷手机看美女直播,但每天生活过得充实有趣。
放电影选在了村里,之前搭建的戏台上。
早些年老金沟这边,不少淘金客汇聚于此,有人因为淘金发了家,赚到了不少钱。
有钱当然得花出去,于是紧跟着有了窑子,女人们做起了皮肉生意。
每年到了夏天,众多淘金客联合起来,大伙一起出钱请戏班子,来老金沟里唱大戏。
戏台子就是那会儿建起来的,一唱就是半个月,十里八乡都跟着来看戏,场面格外的热闹。
一块白灰色的幕布,悬挂在了墙壁上。
隔开一段距离,摆放着放电影用到的设备,放映机胶片还有发电机。
一根电线连接两个音箱。
侯得贵带领着巡逻队,维持现场的秩序,告诉大伙遵守规矩,别给人添麻烦。
小孩子个头小,排在最前边。
提前准备好垫子,不然这天气坐在地上,屁股肯定拔凉。
看电影也得保管好身体。
后边的妇女老人,可以坐在小板凳上,如此高低正好可以错开。
谁家里都有老人,也都有小孩。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伙双手赞同,大伙虽说没啥文化,但做人的道理还是能懂的。
林北大老远看见,一束手电筒的灯光,正上下摆动,朝着这边走来。
天黑看不清,但已经感知到,那是老支书的气息。
吃过晚饭后,他就在院里抽着旱烟,等差不多了,这才来到了戏台子。
“老支书您来了,位置已经给您留好,就在小孩后边那一排。”
周建国上前要搀扶,被老支书推开,按他的话说还没老呢,用不着别人扶着。
“我跟大家伙一样,用不着刻意给我留位置,就站在后边挺好的。”
“老支书您别误会,这可不是开后门,您上了年纪就应该往前些。”周建国解释道。
过了年老支书七十七岁,搁村里算是高龄人,理应坐在前边。
担心老支书多想,这可并不是有意安排,知道他老人家从不给自已搞特权。
“怎么,我还没到八十岁,就嫌我老了是不是?”
老支书就是个犟种,他认定了的事,十头牛那都拽不回来的。
“老头子我就喜欢站后边,别以为当了村主任就能在我面前指挥,赶紧忙你的去吧!”
眼瞅着拗不过,周建国实在是没办法,只好选择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