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内部衬着特制的防震海绵,整齐的嵌放着各种小巧的工具和精密仪器。
周劲松先是打开一个类似平板电脑,但带有伸缩天线的设备。
开机后,屏幕亮起,显示出复杂的频谱图像和信号强度指示。
他手持设备,从房间的客厅开始,沿着墙壁、天花板、地板,仔细的扫描起来。
整个检查过程极为细致,插座孔、灯具底座、通风口、家具的缝隙、甚至卫生间的水管和镜框背后,任何一处可能藏匿微型设备的角落都不放过。
接着,他又换了一个能探测针孔摄像头透镜反光的小型探测器,对房间进行第二轮扫描。
张国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看着周劲松一丝不苟的工作。
他内心深处是相信陆诚的,相信这个能收复兰州的年轻人,不至于使用什么下作手段。
但他并没有出言阻止,因为这是周劲松的职责所在,是出行在外,必备的安全程序,并非特意的针对或不信任。
(半小时后替换,今天暂时只有一章,剩下的明天补,会合并进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劲松几乎将整个套间翻来覆去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任何异常的电波信号、窃听器或隐藏摄像头。
最终,他关闭所有仪器,仔细放回手提箱,然后走到张国强身前:“首长,所有区域都已检查完毕,未发现任何监控或窃听设备,环境安全。”
闻言,张国强轻轻呼出一口气,身体向后,缓缓靠在了沙发柔软的靠背上,他的信任得到了验证,这一点无疑非常的重要。
他抬起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劲松,今天在进入基地之前,我看你盯着那两门自行高炮,好像有话要说?”
张国强记忆力极佳,注意到了当时周劲松脸上闪过的细微表情。
周劲松见首长问起,立刻上前一步,表情严肃的回答:“首长,您观察的真仔细,我当时确实有些疑惑,基地门口担任警戒的那两门自行高炮,可不是咱们国家的现役装备。”
“哦?”张国强来了兴趣,坐直了身体:“你仔细说说,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军事装备,他不是专家,但他相信周劲松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
“首长,那是老毛子在苏联时代设计生产,并大量装备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周劲松语气非常笃定。
“其特征非常明显,四联装23速射炮,封闭式陀螺稳定炮塔,采用雷达和光学火控系统。”
听完周劲松专业的判断,张国强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摆了摆手,解释起来:“原来你是在纠结这个,劲松啊,不必紧张,这件事之前84集团军已经做过通报了。”
“他们的装备序列中,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外军装备,而且涉及空地等多个门类,主要用于新质战斗力的建设实验。”
听完张国强这番解释,周劲松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但随即释然。
因为他知道,在灾变发生前,国家一些带有实验和假想敌模拟性质的基地和部队里,确实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外军武器,从战机到坦克,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