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指责的话,二皇子是一个字都不能去反驳的,一旦真的反驳了,那就是像大皇子说的那样,就是不孝。
而从外头进来的几人都是看到了大街上的景象的,现在太子都还没有立,皇上就已经是驾崩了,要是被外邦知道的话。
那说不定就会趁乱来偷袭,但是现在说这个,就已经是晚了,根本就是来不及了,丧钟已经是敲响,而在听到二皇子之前就有提议过的。
几位大臣,包括靖北王在内,都朝着二皇子看了一眼,脸上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内心里是觉得二皇子考虑的东西是要比其他人多的。
天下的百姓重要,还是孝道重要,但是大皇子又是皇上的儿子,不想看到自己的父亲不能入土为安,也是挑不出毛病的。
而大皇子是故意那么说的,将皇上的死,告知于众就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逼上这些人一把,自己是这里最有能力的,现在皇上没了。
当然是要选择自己了,如果不尽快选择自己的话,那他们作为朝臣,面对的事情那可是不会少的。
一众人在这个地方说了挺长的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尽快的扶持一个皇子上位,以免还会发生更多的事情来。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朝臣们在说话,皇子们就是在一旁听着,等待着他们的考验会是什么。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的结果就是,靖北王努力的稳定京中的局势,有靖北王在的京中还是能镇压一部分的人。
这就是有了一定的保障了,然后就是从几位皇子当中选择人了,而大皇子和三皇子是最有可能的,以前一直都是这两人斗的比较凶。
而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已经是选好了站队,这个他们也是知道的,这就对其他的皇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他们商量了那么久就决定要让百姓们来选择,那些已经是在朝堂上明显站队了的人,是不能选择的。
这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人,而这个想法则是右丞相提出来的,这个一贯大胆的想法不仅是得到了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反对。
还得到了左丞相的反对,靖北王的脸上则是若有所思的表情,旁边的大臣们,也有不少是已经站队的了,眼看着自己支持的皇子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要是这样一搞的话,那就是完全的打乱了计划,也跟着是连忙的反对,顿时就吵吵嚷嚷的。
最后还是身居重任的靖北王开口了:“你们是什么情况,你们自己的心里也是知道的,现在皇上已经是不在了。”
“而你我也都不是皇上,就只能是交给百姓了。”
但还是有人吵吵着不同意,双方最后就都退了一步,开口道:“那就一部分由百姓们选择,还有一部分就由着他们这些没有站队的来。”
右丞相这个话一出,那些大臣也就没有什么话好反驳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半由着没有明显站队的大臣来,还有一半就是在百姓那边了。
但是在这个之前,还是有一些要求的,就是公开在外面,对一众的皇子进行考试,就跟科考差不多,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