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刀光(1 / 2)

漠北的秋霜染黄了和欢谷的稻穗时,柳氏的《农桑要术》新篇正躺在长安太医院的案几上。李太医的继任者王院判戴着老花镜,指尖划过“化骨水配方”那页,宣纸的边缘泛着极淡的蓝紫色——这是用漠北的“狼毒花汁”染过的,遇热会显形,显然是有人故意留下的标记。

“这几页是后加的。”王院判将书卷起来,竹制的书脊发出细微的裂响,“原书的纸捻是江南的桑皮纸,这几页用的是漠北的芨芨草纸,纤维粗得扎手。”

苏明远站在窗前,看着太液池里飘落的荷叶。池边的柳树下,几个小内侍正在移栽从漠北送来的和欢谷幼苗,苗床的泥土里混着些金砂,是从黑沙城带回的——柳氏说,用金矿的尾砂改良土壤,能让幼苗长得更壮。

“调换册子的人,想让我们以为化骨水是柳氏研究的。”苏明远的指尖在窗棂上轻叩,“王院判,您再看看这配方,有没有眼熟的地方?”

王院判重新展开书卷,化骨水的配方里列着“砒霜、狼毒、鸡冠石”,最后一味药却被涂抹掉了,只留下个模糊的“草”字。“鸡冠石是凤主旧部的标记,”他突然拍了下案几,“这配方的字迹,像极了前太医院院判的手笔!就是十年前‘病逝’的那位李太医!”

苏明远的心猛地一沉。李太医明明被关在刑部大牢,怎么可能篡改医书?他立刻让人去提审,却被告知李太医三天前就“病故”了,尸身已经火化,只留下个空骨灰坛,坛底刻着半朵梅花——与赵大人的标记如出一辙。

“是赵大人的人干的。”张柬之捧着骨灰坛进来,坛盖的缝隙里塞着根发丝,发质粗硬,是漠北男子特有的发质,“牢头说,三天前有个穿黑袍的牧民来看过李太医,给了他一包‘安神药’。”

柳氏恰好从漠北赶回,听到消息脸色骤变。她从药箱里翻出片狼毒花瓣,与书卷上的蓝紫色痕迹比对:“这不是普通的狼毒花,是经过改良的品种,花粉里掺了金矿的粉尘,能让人慢性中毒,症状和老可汗一模一样!”

原来老可汗和李太医中的是同一种毒。赵大人失踪前,不仅送了化骨水配方,还在漠北的狼毒花里动了手脚,想同时搅乱中原和漠北的局势。而那本被调换的《农桑要术》,就是他抛出的诱饵,想借朝廷之手除掉柳氏这个“隐患”。

“柳姑娘在漠北时,曾改良过狼毒花,让它变成解毒的药草。”阿古拉的信使跪在地上,呈上一封密信,“赵大人的人恨透了她,说要让她‘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苏明远突然想起柳氏出发前说的话:“和欢谷的杂交技术,需要用改良后的狼毒花做媒介。”这意味着,赵大人不仅想毁掉医书,更想阻止和欢谷在中原推广——那谷种一旦普及,漠北就再也不用靠抢粮度日,他挑动战乱的阴谋也就无从施展。

太医院的药房里,柳氏正在重新配制化骨水的解药。她将和欢谷的秸秆烧成灰,与清稻草汁混合,溶液立刻变成了琥珀色。“和欢谷吸收了金矿的毒素,秸秆灰正好能中和狼毒。”她指着烧杯里沉淀的黑色颗粒,“这就是赵大人最害怕的东西——用他赖以生存的金矿,解了他下的毒。”

王院判突然指着药方上被涂抹的“草”字:“我想起来了!前院判的笔记里提过,化骨水的最后一味药是‘断魂草’,只长在西域的金矿附近,有剧毒,但它的根,能治老可汗的慢性病!”

这就说得通了。赵大人既想用断魂草下毒,又怕有人用它解毒,才故意涂抹掉药名。而他送金矿图纸给西域诸国,恐怕就是想垄断断魂草的来源,把解药攥在自己手里。

漠北传来急报:老可汗的病情突然加重,昏迷前指着床头的药箱,里面藏着半张地图,标注着西域金矿的位置,旁边写着“赵藏断魂,以毒控脉”——原来老可汗早就知道赵大人的阴谋,一直在暗中追查金矿的位置。

“金矿的矿脉,连着中原的三条大河。”苏明远展开地图,金矿的位置像颗心脏,矿道如血管般延伸,“赵大人想在矿道里埋下火药,炸断水源,让中原和漠北同时闹旱灾!”

柳氏的指尖划过矿道的终点——恰好是和欢谷种植最密集的区域。“他不止想断水,”她的声音发颤,“矿道里的积水混着断魂草的汁液,一旦流入河道,和欢谷就会变成毒草,我们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